初中语文教研员如何提升学科课程领导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梁清
[导读] 教研员的课程技术性知识水平的高下与学术性研究能力的强弱是检验合格教研员的最终尺度

         梁清
         广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545002
         摘要:教研员的课程技术性知识水平的高下与学术性研究能力的强弱是检验合格教研员的最终尺度。作为教学专家,教研员要掌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的引领。而作为从教学一线走过来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本身具有的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又成为指导一线教师解决实践问题或分享成功经验的技术性知识。在教研活动的道路上,教研员要始终坚守这两个尺度阵地,并用它们作为衡量自己课程领导力的核心标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研员;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
         为了落实柳州市教育局中小学课程领导力建设三年计划,教研员要深入一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随机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了解教学现状.发现与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不和谐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师一起拟订教学目标、商定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式、商榷教学法、确定资源呈现时机。当一位教研员能够真正立足教师的教学实际,并能平等真诚地与教师切磋、探讨、交流,成为一线教师业务上的引领者时,教师才能从“玄妙”的理论中豁然开朗,才会尝试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益。
         一、技术性知识是课程领导力的基本要求
         教研员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必须以课程技术性知识为支撑。课程技术性知识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学科教学知识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的领路人,是广大教师心目中的教学专家。在引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研员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扎实的学科教学知识,并且能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从而在广大教师群体中树立专业典范。
         教研员要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出发,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实施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指导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深入研究和把握好本学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指导力
         教研员教学指导力主要体现在对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教研员的教学指导一定要深入到课堂中去,对课堂教学进行跟踪指导。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最具体体现,新课程理念须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深入学校听常态教学课并进行有效分析和指导,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也是了解课改真实情况,推进新课程深入实施的有效途径。教研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了解学科教师的教学状况,检测学校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协助本地区搞好教育信息现代化的建设,并能按规定和实际需要开发或提供本地区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参与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指导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并能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本地区学科教学的整体发展。
         3、做师生的“知心人”。不同地区,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呈现出不同特征。

作为教研员,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中去,做师生的“知心人”。
         做教师的“知心人”,做教师的“知教”朋友。懂得不同教师个体和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特征,并能将不同教师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出来,在教师群体中广泛推广,让教师能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二、要协同研究,形成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策略
         理念的落地需要依靠先行者的勇于实践。而这种实践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较强的研究能力,但对于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大部分教师还比较茫然,如果让一所学校或极个别教师来现行研究,不仅进程是缓慢的,而且质量和收益的广度也是得不到保证的。这就要求教研员召集区域内的优秀教师集中攻关,协同研究。如何开展协同研究,笔者觉得主要应以案例为载体,展开平等对话,以临床诊断的形式进行。
         坚持以课程意识为主的话题网络沙龙。如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了大量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古诗文,这些古诗文不仅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还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思想的启迪、性情的陶冶。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一线教师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和文意本身,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曾参与了一位教研员组织的“古诗文:教什么,怎么教?”的话题网络沙龙。组织者让参与者交流各自的经典设计、深入思考、教学故事、教学策略,并让参与者互评互议,组织者逐一点评,让参与者明白了古诗教学的真谛。最难得的是,最后组织者将零星的发言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要求大家转发给学校教师学习,这样帮助广大教师准确领悟了古诗文教学的方法,让教师少走弯路,明白了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沿着这个思路,倘若我们教研员经常组织这种“说理文怎么教”“现代诗歌怎么教”“识字课怎样有味”等话题的讨论与整理,一线教师获得的就不是单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技巧,而是篇类的教学方法。
         敢于示范,为观摩者提供较为感性认识。如果一个教研员只晓得坐而论道,高谈阔论,而不亲自示范,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基于此,教研员要敢于亲自上示范课,只有在示范课中,方能明白怎样的教学设计适合学生,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突破重难点,什么时候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怎样的点拨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有了这些切身的体验,才可能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才可能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教研员要敢于录制示范课,采用诸如网络研讨、名师在线、课例解说等多种形式的研讨,用课例承载自己的研究,用教学展示自己的思想,从而带动一大批教师专业成长。
         三、要勤于笔耕,让教师信服并能产生良性循环
         教研员对教学理论研究得再深,教学经验、教研成果再丰富,如果仅靠为数不多的教师参与的几场讲座或观摩去宣扬自己的思想经验,不仅仅受益的只是局部地方或有限的教师,还令很多无法现场观摩的教师对理念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产生怀疑。这就要求教研员要勤于笔耕,及时记录听课中的典型案例,加上自己的点评;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总结别人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借助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当区域内的某一学科教师都信服你并勇于和你实践新理论时,那么广大教师的思维碰撞,定能激发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每一次的课程改革,教研员理所当然站在最前沿,创新工作方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内的学科教育发展,真正让学生受益。这是教研员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家军,蒲凡.教研员角色的迷失与回归[J].教学研究,2018,41(6):112-117.
[2]张胜.教研员的课程领导力浅谈[J].教书育人,2017,(0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