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与绘本的结合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夏林
[导读] 绘本文字简短、故事趣味,对教师提出了新的阅读要求

         夏林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第一小学 655400
         摘要:绘本文字简短、故事趣味,对教师提出了新的阅读要求。首先,教师要熟悉绘本内容,反复练读,最好能背下绘本故事。其次,教师应掌握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如彭懿的绘本阅读七步法——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藏在环衬里的秘密、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是什么力量推动翻页、反复多看几遍、要看版面设计、一起讨论。再次,读绘本应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和吸引力,如多个角色可变换声音用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角色。本文基于关于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与绘本的结合教学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与绘本;结合教学分析
引言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绘本图文并茂、意蕴深厚,对于单纯的文字教学更加新颖,更有趣味性,给与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并且大大地降低了小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可以说绘本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文化修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相契合。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运用绘本教学创意设计识字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表达训练、综合性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绘本教学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一、结合绘本,呈现阅读故事
         绘本的根本目的是让小学生在一个个丰富的故事中,理解我们存在的世界。在进行小学经典文章阅读时,因为小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不够,字词语句的认读存在一些障碍,加之文字感悟能力低,时常无法正确理解阅读的故事和内容,加上教师采用的阅读的教学策略枯燥,便增加了学生对阅读的抵抗情绪,导致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所以教师可以将经典阅读和绘本结合进行阅读教学,用绘本展现阅读中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在绘本中阅读、理解和感知。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理解能力不够的问题,又解决了阅读文章枯燥、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难题,所以教师在将阅读和绘本结合时,需要注重将阅读故事呈现在绘本中。例如,小学经典课文《揠苗助长》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虽然有翻译,但翻译只是直译,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绘本,把故事内容呈现出来。精彩的绘本能把《揠苗助长》中人物具体的动作、语言、景象描绘出来,把那个人的心思刻画得活灵活现。也许学生听过《揠苗助长》的故事,但是,对故事中的思想理解还不够深刻,这时候,学生可以从绘本中体会到文言文描述的人物在做的事情,感受到揠苗助长是不对的行为,进而引发思考,使学生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进行。


二、倡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打好丰厚的文化底子
         (一)多读书、读好书,寻找“源头活水”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思维的开发、思想的启迪、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多是从“阅读”中得来的。阅读自然,可以品味生活的多彩;阅读社会,可以增加人生的阅历;阅读人生,可以感受生命的厚重;而大量阅读经典书籍则能激活思维,挖掘潜能,放飞心智,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与社会沟通。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中汲取人类文明的营养,作为提高自己语文综合素养的“源头活水”,这也是提升阅读、鉴赏、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二)自读自悟,提高积累材料的能力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教学生会读书,通过自读自悟,撷取书中精华。如:勤动笔积累优美词语,赏析经典美文佳句,学习并掌握文中的写作技巧。只要能够在阅读中把经典作品中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在写作时自会信手拈来。(三)让经典好书为学生指引航向学生毕竟比较单纯,缺乏生活阅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高,读书时可能良莠不分,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健康向上、陶冶情操的经典读物,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有效阅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备的学科,并渗透于生活之中的每个角落,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单靠书面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通过拓展教学的方式,丰富学生对经典学习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助力学生学习成长。而显然信息技术与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融合,为学生的拓展学习提供了保障,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当下的教学模式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经典教学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进而推动学生阅读学习上不断的进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实现整个教育领域的优化升级。教师开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运用PPT、图画、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媒体进行国学经典阅读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国学经典阅读教学与和引导,也要开展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国的中秋、春节、端午等节日,是最具传统文化的节日。教师可以在讲解与节日有关的文章时融入国学经典,在课后布置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后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与了解我国国学精短。如在元宵节时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灯谜,手工制作小灯笼,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良好的国学经典阅读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绘本进行教学,让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更有趣味。小学教师在进行经典阅读教学时,需要结合绘本进行阅读教学,注意用绘本将经典阅读文章的故事呈现。用绘本渲染阅读课文的思想感情。结合绘本开展课堂的活动等,通过多种策略,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绍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学经典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1):12-13.
[2]陈慧.基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29):135.
[3]杜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