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郑建友
[导读] 阅读与写作一直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项基本能力

         郑建友
         广东博罗县罗阳城郊洲新小学   516100
         摘要:阅读与写作一直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项基本能力。如果说阅读是汪洋大海,那写作就是涓涓细流。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阅读面必须广,没有汪洋大海似的博学,怎能写出动人的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与写作更是基础,只有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中读写就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一个班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还与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要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在教材中也增强了文章句子仿写、续写方面的训练题。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概述
         读写结合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阅读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认知和信息加工过程[1]。小学生的阅读任务主要是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的意义,这些意义并不是语言的表面义,而是蕴含在其中的内涵。对此,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掌握所学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写作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写作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相关信息,而是主动地理解文中蕴含的内容;在写作中,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模仿,还需要自主钻研。阅读和写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相应的研究意识,从而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课文阅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通过课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读出情感,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可以在写作中对相关思想进行融入,所以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期间需要有效思考如何实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诸多经典篇目,教师需要对一些重点的段落进行整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感受,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写作积累相关素材。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经典语句进行模仿,比如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向党人骑上,他的背他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进行这段文字的阅读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作者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何对火烧云的变化进行描述,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是可以为学生提供草原的四季,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利用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写出读后感,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


         (二)利用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而写作教学又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通常来说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会马上对文章的主题深入理解,而学生要想写作出主题相近的作文,就会思考自己需要使用哪些写作手法,如何对作文进行构思,进而对曾经阅读过的相似的课文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甚至会对之前理解不到位的知识有新的见解,所以在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有新的认识。相较于利用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效果不够明显,不过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渐提升写作兴趣,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学习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称经过阅读教学后,会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敬意,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着手进行写作教学,比如可以设定“我的父亲”这个题目,在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回想自己与父亲的点点滴滴,进而逐渐积累写作素材,同时也可以展示出一些精美的文字,让学生跟着阅读,当学生具备写作思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始写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有效评价。并且挑选出几个高质量作文,让学生来到台前阅读与学生分享。在学生充满感情的阅读下,大家也会进行借鉴,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
         (三)有效组织写作训练,实现以写促读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素材积累,读写结合地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布置写日记、写周记等写作练习作业,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素材。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素材本,一旦学习、阅读到好词好句或特别的文章结构,就将其记录到素材本上,利用自习课、早读等时间进行朗读,加深所记录的内容的印象。最后,教师应注重多元化的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作品的科学评价,使学生能通过评价,明确自己的不足以及优势,做到有针对性地提高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例如,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教师可以先通读、浏览一遍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通问题;再在讲评课上将作文分组发放,让学生通过小组评改找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发言。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及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需要把握住这个时期,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并且让学生具备写作思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重视起来,更要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彼此影响,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叶.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26.
         [2]储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36-37.
         [3]孙运安,杨倩.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18(30):130-131.
         [4]林素美.试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文教资料,2018(28):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