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姚顺娜
[导读]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技能
          
         姚顺娜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一小学  563000
         摘要: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自信,端正学习态度,让学困生可以摆脱束缚、提高认知。教师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对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从学习、情感、行为上给予帮助和鼓励,提高学困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对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
         引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困生的特点,帮助学困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将语文学习的难度降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学习理解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一)、个人因素
         学习语文学科需要教师的从旁协助、指导,但是归根结底需要学生自身去努力,在主观意识上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这样才能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有了主观学习意识,学生才能攻克一切阻碍学习语文知识、探究语文内涵、感受语文情感,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困难原因:有的学生记忆力差,基础知识不牢靠,生字生词掌握不好;有的学生是阅读理解能力欠缺,惧怕做阅读理解练习题;有的学生是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作文整体水平较差。
         (二)、家庭原因
         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家庭原因,造成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氛围,学的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比如:父母不能为小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不能专心进行学习活动;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教育能力不强,不能对小学生进行正面管教,积极引导,造成小学生在对待语文知识学习上,态度不认真、思想欠考虑,久而久之,语文学科的学习越来越吃力,最终演变成语文“学困生”。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意识
         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通过汲取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促使小学生的语文意识得以增强,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经验交流班会,让学生以总结心得体会的形式,说出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如果是好的方法,教师倡导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发扬;如果是差的方法,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纠正、改进。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同学、同伴之间可以开展互帮互助学习模式,帮助小学生突破自主学习所产生的短暂学习困境,让学生在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的力量下,深度学习语文知识;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让学困生在优等生的带动下,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意识,进而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巧设问题,让学困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答案:(1)、《祖父的园子》向我们展示了哪些动植物?(2)、在熟读课文后,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事物?通过创设这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丰富讨论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发散语文思维。
         (二)、保障参与机会,提供参与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坚持平等原则,促使优等生、学困生都能享受同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教师要认识到学困生的学习困难,进而对针对性的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建立信心、增强勇气。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这篇古文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伯牙的人物特点,并且可以大胆地表达出对这篇古文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活动,这这篇古文中的学习重、难知识点进行提炼,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微课,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1)、通过课文含义,说一说伯牙为何“绝弦”?(2)、伯牙的曲目中除了体现了高山、流水,还体现了哪些情感?(3)、通过学习《伯牙鼓琴》我们明确了怎样的道理?然后,教师鼓励学困生积极发言,说出问题的答案,并且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并充分信任学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教师既要保障学困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也要为学困生创设学习平台。
         (三)、保护自尊心,发现闪光点
         学困生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学习情感是比较自卑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针对学困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尽量将问题的原则性缩小,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保护学生学习上、情感上的自尊心,要给予学困生鼓励,促进学困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进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困生,及时在学困生身上发现闪光点,要给予学困生支持和信任,帮助其发扬这些闪光点,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增强学习的勇气,最终实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后,学困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北京的春节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北京的春节表达了中华儿女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两个问题针对性比较强,而且探究性也比较强,这就是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并且用实际行动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拿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课间到活动,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怀和帮助,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早日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将学困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要帮助学困生摆脱身份束缚,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春艳.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成因及对策[A].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C].:,2014:1.
         [2]谭乐宽.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