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程霞
[导读] 初中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程霞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    ,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1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课程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技能与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目前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


         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路径。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时代淘汰,创新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成为主流趋势。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年龄特点,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传授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构建主义”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实施“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发挥自身的组织及引导作用,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1]。例如:针对“物态变化”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询问学生:你见过樟脑丸吗?为何衣柜中放置的樟脑丸过段时间会不见呢?你知道舞台剧中腾云驾雾、烟雾缭绕的场景是怎样产生的吗?有谁知道雾凇?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力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由此可见,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从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思维的启发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适当丰富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游戏互动法、多媒体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创设轻松、生动、有趣、愉悦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2]。

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教师可以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活动中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自主分析和总结,即:通过对光屏、蜡烛、凸透镜之间距离的改变,观察光屏上蜡烛成像的虚实与大小变化,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小组实验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观察,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然后要求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并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肯定表现优秀的小组,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如:针对课堂实验中无法演示的微观或宏观物理过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逼真模拟,对相应的物理场景进行灵活地缩小或放大,向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生动的物理过程,帮助学生加强认识、透彻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验教学
         作为自然学科之一,初中物理课程的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物理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物理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感知物理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体验物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环节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对实验的原理和现象进行探索,或者是引导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善用逆向思维思考实验内容,以此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3]。例如:针对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操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实验用具,自主设计实验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进行自主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又如:针对“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设计、独立完成实验,通过对电路的连接来测量电功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以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并耐心解答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疑问,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与实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其作为重要的依据,有针对性提供教学活动[4]。换言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认真总结自己近期的知识学习情况,将其作为学生自我评价;或者是要求学生客观评价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或发言情况,将其作为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测试和考试中取得的分数进行评价,将其作为教师评价。通过综合这些方面的评价内容,能够全面评价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而优化调整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结束语:
         初中物理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营造欢乐轻松的学习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韦柏文.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中外交流,2018,(31):208-209.
[2]黄鑫.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J].文渊(高中版),2019,(5):292.
[3]曾锦文.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智慧,2020,(13):97.
[4]嵇晓林.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4):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