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云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兴安学校 334300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新课改后的产物,这种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课改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作业安排,等等。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将分层教学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将分层教学落实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下面就针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很多创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教学中得到应用。数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众所周知,由于受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分层教学能够针对学生之间这种个体性的差异,将学生合理分层,从而真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满足后续内容的学习,然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由于差异化导致不同的学习状况,在基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急需改变当前的教育方式,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内容,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需要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摸底考查,这样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钻研教材的内容,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方式的设定,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首先是基础的教育教学目标,它需要满足全班学生的共同学习数学的要求,是需要全班同学都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育方式。其次是中级、高级目标的设定,它不需要所有学生都能满足这个目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满足这一要求即可。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促进整个班级教学质量的提升,继而帮助学生发觉自身的潜能,发挥其特长。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初级、中级教学目标,其基础教育目标,就是让班级全体同学都能理解有理数的含义,根据所学含义、内容对有理数施行正确的教育计算法。中级教学目标,可以是在初级目标设计上,进行叠加的,利用基础的运算方式后,对运算技巧、运用方式进行调整,其基础目标是满足学生困难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中级目标则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提升及拓展训练,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划分,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求学需求,继而完善后面的教学方案的设计。
(二)训练分层
良好的训练分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扎实的人才。分层教学要布置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先对简单的知识进行着重的讲解,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例如:对于“几何”教学中的一般概念知识点进行着重的讲解,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也可以从易到难的进行提问,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然后问题的提问可以逐渐的深入,让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有提升的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鼓励、指导的方式,并尽可能的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实现良好的交流和互相帮助,避免因为分层带来的等级悬殊,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分层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和所在层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练习任务,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同时也可以让一些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了该层次的任务后去完成一些高层次的练习,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争取能够实现新的高度跨跃。同时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A层学生教师要能够安排一些拔尖性的练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对于B层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超前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最后,对低层次学生而言,能够让其先通过练习掌握好基础的知识即可,避免给这层学生带来过多的负担和压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可以使学生共同取得进步,这种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题能力,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对其继续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使分层教学方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衍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24+130.
[2]徐洁.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94.
[3]杭伟.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