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陈金江
[导读] 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陈金江
         长春市一0八学校
         摘要: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下,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便需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如何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初中数学;研究过程
         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深入,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都出现了巨大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主流思想,并且为了能够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也应在课堂之中,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束缚,无限的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信任教师,也让教师能够在课堂之中理解学生。所以为了能够推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良好关系的构建,便需要借助共同体建设理念,将学生与教师放在一个层次之上进行合作研究。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对自身能力有一个初步了解,以此在自主学习之下更好的开展相应学习,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增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因地制宜建立小组学习共同体
         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为了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同体,便需要在构建共同体之中去思考教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而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且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不应该以学习成绩为衡量标准。应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语言表达情况、学习特点等来进行具有均衡的分组,并选择一个优秀的组长来引导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合作学习。
         比如,每组6人,实践发现6人组是最佳组。这样可以保证每组成员的各方面比较均衡,利于组内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利于互相帮助。每组6人分成2排,每排3人,要求组长在后一排中间位置,利于监督统领。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学互教、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与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学生之间通过提供帮助满足了自己影响了别人,在相互关心中找到归属。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摆正位置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之中,应积极发挥教师的教学功能,从自身定位角度出发去发挥自身教师的能效,以推动小学以推动共同体建设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并且,借助共同体建设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亲自探索和思考中形成更多的学习经验,并有效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去尊重教师自身地位。不能像传统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无交流,而教师只能够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为学生带来学习引导。因此在共同体建设之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自己当做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学习主体,并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让师生能够进行合理的交流互动,以此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三、规范教学活动秩序,培育学生数学核心
         在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教学之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小组之间学习差异性,并引导组长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去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给自己的组员,而对于学困生,更应该打破学困生学习消沉态度,让学困生能够在学习共同体之下发挥自身学习优势,去平衡每一个组员之间的学习能力,以此在和谐合作之下,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合作之下更好的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并增强学生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四、优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评价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初中数学教师一直都认为考试才是落实教学评价的一种主要手段,导致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途径。然而,初中生无法保证自己的数学考试成绩一直处于稳定进步的状态,一旦成绩发生退步,或者停滞不前,学生便会受到打击,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实,新课改提出了改善教学评价手段、主体、标准等评价因素的改革建议,指出过程性评价应该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优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表现,以实时、客观而全面的评价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合作学习水平,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改善自己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具体表现。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为了积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对教学效果的束缚,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尊重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新的教学要求之中改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从而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推动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更好的开展主动性学习,去进行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其中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正是将学生摆在主体性地位,从而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之中自身学习优点的发挥,来吸取别人学习经验,增强自身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蕾萍.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6,(02).
         [2]杜静,常海洋.专业学习共同体视阈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遮迷与重塑[J].现代教育管理,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