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何海东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何海东
         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达到最初的教育目标,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条件,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充分了解。教师需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本文将以北师大版的教材为例,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制定教学目标而制定,这样的教学会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每一名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在正式开展课堂活动后,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全方面提升学生的修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直接讲给学生,学生并未真正理解知识;同时,教师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未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过于机械化,很难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对教育进行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而成,但并不完全符合当下的教学现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重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多数数学教学实践依旧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多媒体技术能够辅助教师的教学,但是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使得学生的实践时间相对较少。
         (三)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视思维过程的学科,多数教师忽视数学这一特点。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将必要的概念、公式告诉学生,学生记忆,在正式考试的时,直接将公式代入题目解出答案。但是,教师对概念、公式背后的推理过程并未有详细的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应试教育”下,学生只是记忆知识,熟背理论,就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这使得学生在现阶段的数学成绩能够快速提升,却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教师如果继续使用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模式,将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展开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分析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点,以此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二年级下册“长度单位”一节的教学时,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同一物体的各个长度进行测量;让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如此,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保之后的教学不会偏离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负数的起步”一节的学习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反口令”的游戏,如“举左手”,学生就要“举右手”,“得到300元”,学生就要说“失去300元”等。游戏具有趣味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之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负数”,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重视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设置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辅助教学,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四年级“四边形”的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四边形的定义,之后向学生说“下面我为你们展示四边形的家族成员,并且还会变个魔术”,这样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通过动画,转变为平行四边形。这一“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总结
         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提供参考,形成明确的教学思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题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如此,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永飞.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105-106.
         [2]张秀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