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花
广东省惠州市淡水中心小学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学生的作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也是一个议论纷纷的话题。在学生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之后,还要面对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严重的缺失了休息时间。繁重的课后作业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不再使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额学习成绩。通过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既保证学生更好的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关键词:减负背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路径
如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就数学教学而言,如果再压上大量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降低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应该充分考虑作业的精选与优化。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1、作业设计要与章节授课内容相一致
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放学之后,对一天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并且熟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要学生在放学之后,使用大量的习题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会对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要抛弃这种“题海战术”。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作业的内容和章节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尤其是在重点和难点上。做到作业和课堂的统一。避免课后作业和课堂教学内容出现错位。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合理的安排重点和难点的比重。使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进步和提高。
2、保证作业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运用的实例相一致
在对学生教育的宏观角度来讲,作业是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要通过作业来掌握所学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除了要保证作业和课堂知识相一致,还要保证课堂教学运用的实例建立一定的关系。使实例的运用可以和作业设计的题目类型保持一致。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启发。对学生的思维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实现学生作业正确率的提高。
二、基于减负背景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路径
1、落实层次性数学作业设计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以重复性、机械式的作业为主,作业形式比较枯燥单一、趣味性较低,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无法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得作业设计呈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由于班级中的学生受到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数学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传统的作业设计无法很好地照顾到学生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通过作业训练巩固知识,长此以往对这些学生数学学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业设计,设计层次性作业,一般分为基础题、中等难度题、拓展提高题,从而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布置作业是为
①你在生活中见玛这个分数吗:你会读吗:
②你、口道合表示什么意思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可以折一折、涂一涂或画一画)
③你知道和,哪个分数大吗,为什么?
④关于分数,你有什么疑惑?
关于分数,不少学生从生活中多多少少接触过或者听过,但还浮于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通过设计分层化的作业,以作业单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教师不求学生对问题都能解答,而求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前测的内容贴近生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两全其美。
2、注重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所以只有充满趣味性的事物,才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只有注重增强课后作业环节的趣味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业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童趣内容的课后作业。如教学了加减法以后,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故事的形式,设计有趣味的课后作业。教师在不同的小动物身上标上加减法的算式,只有算式结果一样的小动物才能成为好朋友,然后指导学生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在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作业中,学生不仅表现出了很高的作业积极性,更取得了良好的课后作业效果,进而实现了对加减法的训练。
其次,通过多种形式设计课后作业,增强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环节的趣味性。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布置记忆类的课后作业,还可以布置写练类、实践类、手工类的课后作业。在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中,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提高课后作业的积极性。
3、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作业批改方式
作业批改虽然减少了师生的直接互动,但仍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业内容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提现和总结升华。小学数学学习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内容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因此作业的评价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单一重复,而是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作业批改方式。一是构建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指标,分数是作业评价的重要组成而非全部,应将学生完成作业时的学习态度、书写质量、自主延伸、作业评述、错题探究等各方面都纳入作业评价过程,以作业为载体,全面考核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二是丰富作业评价的主体,在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作业评价。要特别注意的是,家长的主要任务并不仅仅是评判对错,或者作为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直接见证者,而是要切实履行作业评价主体的责任,严格按照以上作业评价指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赋分,作为老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师应该根据传统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不断调整和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实现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一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明日,2018,000 (032):P.230-230.
[2]陈英.关于减负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神州印象,2018,000 (006):P.47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