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军
(宁夏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宁夏 中宁755100)
摘要:1983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如今我们的教育手段显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向着多元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就是助力教育革新的一个时代标志。因此,立足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本文简述了几点实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的方法,希望可以对优化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迎接物理教学新未来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互联网+”时代;教学创新
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衍生出了很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比如人工智能教育、网课教育以及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在实施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因不同的教育环境,或者是面对不同的学生而适当创新应用,这样会让中学生感受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科学性,从而集中注意力于物理课堂,帮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就是笔者的一些粗浅分析和认识,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斧正。
一、网盘网站共享模式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融合
利用网站网盘的信息共享模式,可以让师生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优势在于编写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而学生也可以在开放式网站分享自己的物理学科学习心得,学生通过观看其他学生的学习心得,或者是物理科技小发明、小实验作品,教师也同样可以分享到这些物理教育资源。比如,某位学校的学生将自己在家中操作“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视频资料发布到了自己的物理网盘空间,那么,本学校的学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百度检索信息的方式,找到该视频资源,通过联系网盘作者就可以获得网盘信息提取密码,进而达到参考和学习同龄人物理实验操作方法,从观看他人利用“伏安法(P=UI)”来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功率实验,可以激发初中生家庭物理实验的操作兴趣,从而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和总结实验结论等一系列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由此获得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有效提升。
其次,针对于中学物理教师而言,物理教师还可以“伏安法测电阻”以及“伏安法测量电功率”、“电磁感应现象”等电学实验的微课视频发布到学校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师生互动交流群内,这样各位同所学校的物理教师都可以相互交换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相互探讨彼此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体现了教师物理教学的个性,更大大节省了教学中的时间、物力和人力,更让学生们多了一个与教师进行实验沟通的途径和渠道,学生们也只有在这样的物理学科教学指导下,才会实现直观感知、归纳类比、空间想象、符号表示和观察发现能力的综合有效提升,更培养中学生的物理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网课教学与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融合
201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马化腾发表的文章,其中该文章中首次提到了“互联网+”的这个概念,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行业限制,呈现了各个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态势,这也使得“互联网+”成为了这个崭新时代的代名词。“互联网+”模式下各类教育资源,让教师“教”的场所不再仅限于学校,这种借助于灵活性和免费性的教育特点,顺势而生的网络教育模式就给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反观我们此次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网课教学,各个学科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钉钉”以及其他网络授课平台对学生展开的教学指导,就凸显了教育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比如,在疫情其间,为了保证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质量,部分学校的物理教师就实施了网课教学,整个网课教学由:公布直播平台和直播间号、学生和教师进入直播间、教师视频投影、师生课堂问答以及教师布置在线设计物理作业、课后网络阅览学生作业等过程组成。当然有的教师平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录制了一些物理家庭小实验片段,并且上传到了直播平平台,学生只要注册和登录该平台,就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物理实验视频片段,如“声音的传播路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和反射实验”、“物理惯性实验”等等,通过这些物理小实验,激发了中学生的动手、动脑兴趣,让学生在疫情居家的时间段,可以有效利用时间进行实验探究,提升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多媒体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已经不再停留在单纯听从教师讲授的阶段,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只要有网络,只要有学校发布的网络学习账号就可以随时获得任何有助于自己物理提升的知识,比如,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脑等智能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以将不懂的物理问题发布在网络中,或者是师生交流群中,有同时在线的同学或者是老师,就可以针对自己同样感兴趣的物理话题展开探讨,就此构建一个临时的物理问题探究情境,促使学生与学生在该场所进行学习意见的交换。
另外,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对学生实施物理知识拓展教育,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中学物理教材中不曾涉及的问题和知识。比如,在教学指导“电磁感应现象”时,教材中给出了详细的“电磁感应”原理和实验过程介绍,但是对于它的发现者“法拉第”却仅仅是一笔带过,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学习中好的开始。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如果不是这些知名的物理学家对自然现象的伟大探索,就没有如此高端、智能的现代化社会,所以,作为青少年都应当积极向老一辈物理学家和科学家看齐,学习他们那种为了探索科学真理而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品质。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搜集相应的教育资源,以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视野,提升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如果我们依旧停滞不前,忽视这一教学的技术优势,那么,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学生,以及对于展开物理教学的教师,都是一种损失。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获取的教育服务和教育应用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将有力地推动泛在教育的发展。满足学习者课堂学习、碎片式学习、个性化学习等需求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需求。未来,安全、便捷、实用的移动互联网建设成为推进泛在教育的关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史传梅.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刍议[J].湖南中学物理,2018,33(01).
[2]李岩.“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的价值——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意义[J].现代交际,2016(17).
[3]第五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 2009年11月14-15日 中国·成都 主题: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