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内容,这些都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与理解这些基础数学知识,更甚者能够产生知识混淆的情况。因此,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运用多元化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以此实现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整合;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整合,主要是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内容进行归纳,并实现一个全新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以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与高效性。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整合方法被运用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其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整合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数学知识整合之中,以此逐渐取代传统整合方式,增强知识整合效率。当然,在小学数学知识整合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够磨灭传统整合方式的优势,以此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的方式,极大化优化知识整合效果,以此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与理解。
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整合的现状分析
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不够完善,这是因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弱,因而无法在短期学习过程中难易产生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这便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借助知识整合方式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但是,在小学数学知识整合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
第一,小学生在日常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关注知识整合价值,从而使得日常所学内容无法整合到新学内容,以此造成了知识无法灵活性运用,必然影响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发展。
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对于知识整合发展的主观性意愿不够强烈,难以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从而阻碍了数学知识整合发展的有效性,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特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整合方式发展
1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知识整合道路上引入信息技术,以此增强知识整合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更全面的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合理化整合,为学生带来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整合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在多样化情境教学之中探索未知知识,增强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比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加强,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强化概念知识整合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性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较为广泛,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知识整合方法来增强小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这是因为,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存在许多抽象性知识内容,其中包括概念性知识点、公式内容等,小学生在初步接触数学学科时会很难及时产生理解,必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丝阻碍。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合抽象化概念知识,从学生学习特点出发,为学生进行科学化引导,增强对抽象化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平面几何概念的讲述中,就不能采用单一的讲授,需要和旧知识进行结合,并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产生联想的思路, 让学生从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在这样的多种知识点和思维的整合学习下,学生的数学知识整合能力就能得到逐步提高。
3优化教学策略整合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整合需要关注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情况,这便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从多元化角度入手,及时改善知识整合方法,为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感知数学发展规律。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后,其运算结果和各部分的变化有哪些关系,在理解和的变化和加数变化一致,以及差的变化和被减数变化一致等规律的时候,就能让学生对四种运算灵活运用。 另外,学生要探究变化的规律,掌握简算的实质, 明白简算是方法的多样化应用,对结果大小是不会产生影响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简算,提高学生简算的能力。
4注重明确教学重难点内容
小学生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属于初级阶段,因而,在很多时候由于自身学习基础不足等原因,而产生了对数学知识不理解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情况,明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志勇.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软件(电子版),2016(9).
[2]李富.微课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7(8).
[3]孙兴华.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表现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