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质,高效教学——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徐方平
[导读] 学困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

         徐方平
         乐清市湖雾镇中学                     浙江 温州                            325615
         摘要:学困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才可增强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进行了探讨。望通过此,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措施
前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存有学困生。在此背景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转化措施成为了当前众多教师与学者都在探究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数学学困生其实主要是指学生自身智力无明显缺陷,但受非智力水平影响,出现数学学习质量差、数学成绩低,且学习数学知识较为困难的情况。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不高
         目前,“看书看不懂、答题不会、课后不愿问老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学困生身上。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便使得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不愿学习数学知识。另外,这些学生忽视过程,只重视结果,且不愿参与课堂讨论环节,而这使得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彻底,无法掌握基础的概念知识。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
         在学习定义、公式、推导等方面知识时,只是死记硬背,不理解其所表达的意思,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做练习题时,只能简单照葫芦画瓢,模仿他人的解题方法,自己并未理解与掌握解题的方法。
   (三)作业质量差,且抄袭问题严重
         对数学教师课后布置的练习题,学生敷衍了事,或者直接抄袭他人的作业;对于所学的知识点,也不巩固复习;对于不理解的知识,不问老师,也不思考探索。常以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学习活动。另外,在解题时,生搬硬套公式,不按照解题步骤进行,且经常跳步骤,而这使得解题过程错漏百出,解题过程欠缺一定的逻辑性。
二、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数学学科方面
         初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且其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所以,要想让中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首先便需要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但据研究发现,在初中教学中,很多学生并不善于思考,且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数学知识。以此当学生遇到现实问题时,便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而这便使得学生的不愿学习数学,致使学困生的出现。
   (二)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相比,难度增大,且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便使得很多学生无法适应这种教学节奏。另外,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此能力承受能力差,当他们遇到更难的数学知识,便产生退缩心理,不愿再学习数学知识。其次,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抱有侥幸心理。当他们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不思考、不钻研,也不愿问他人。最后,中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他们无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开放性的学习模式,只会死记硬背这些数学知识点,且不善于思考,从而严重影响学习能力提升。


   (三)教师教学方面
         首先,教师未结合学生学习实情。在初中生数学课堂上,面对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性格、爱好有着较大差别的学生,很多数学教师通常只制定一个教学目标,而并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此便会出现不少的学困生。其次,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较快,要求较高,所以使得很多学生极难消化这些知识点。且当面对较高的学习要求是,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另外,由于部分教师优等生的偏爱以及对学困生的无视,使得学困生产生自暴自弃、消极学习的想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时,由于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学习实情,将作业布置地过少或过多,所以使得很多学生将作业看成“任务”,从而致使作业的有效性不高,教师无法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三、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一)转化学困生,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要想实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最重要的便是数学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平带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与其做朋友,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做到不放弃、不歧视、不打击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可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和谐的关系是转化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基础。当学生答错或者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应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与学生交谈,从而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使其能够构建起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开展教学,以便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是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当学困生遇到不理解问题时,常常会走神,且听不进去讲解,如果这时,数学以生动、趣味性的情境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还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中位数与众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水果为导入,让学生寻找中位数与众数。如在课上,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呈现苹果、梨子、香蕉、橘子等水果;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类水果个数统计好;最后再让他们计算中位数与众数。这样不见你可以简化教学难点,增进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初中生数学课堂上,大部分学困生不愿思考,且很多学困生都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这便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那么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便可借助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教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节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思想,教师便可借助问题情境来开展教学。如在教学此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点M(a,b)是第四现象的点,且,,那么请问点M的坐标是多少?问题一提出,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第四象限表示什么?之后有意识的点学困生回答,很快他们便答出:它表示x轴大于0,y轴小于0。然后教师继续问,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有哪些?之后再让学困生回答,即点M(a,b)是第四现象的点,且,。最后再请一位学困生进行计算,很快他们便计算出点M的坐标为(4,-6)。虽然这道题看上去,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会自然而然认为M点的坐标为(4,6),而通过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大大降低数学问题的难度,提升其对数学知识掌握度。
综上所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烦恼与困难,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以便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除以以外,数学教师要认真备课,并借助鼓励学生、创建良好师生关系、创建情境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有效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蔡茂成.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六),2018:7-8.
[1]项立程.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学困生的转化[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1.
[1]张静茜.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表现及对策[A].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2015:2.
[2]马正荣.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0: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