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中段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谢申尧
[导读]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大量的试卷测试发现
        
         谢申尧
         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五洲中心小学 433100
         摘要: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大量的试卷测试发现,很多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然而,当教师为之解答疑惑时,却发现学生有很清晰的思路,这就说明,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审题能力的提升,进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数学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审题可以说是学生解题的前提,也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虽然表现出了学习数学的天赋,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往往在做练习中准确率却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审题的能力,不能够有效审题。审题不正确就使他们不能够正确做题,进而在考试中就不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引言
一、造成学生审题能力低下的因素
         1.审题粗心大意.对于小学生数学审题来说,粗心大意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导致解题错误的居多,甚至是越简单的题目越容易出错。2教师介入过早,学生有依赖思想.在课堂上,受到时间限制,教师在讲授审题方法时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学生领悟能力,导致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过早给予提示,使学生不知所以然,从而学生审题能力低下,长此以往,便产生依赖思想。
二、小学中段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审题过程不再局限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相当活跃,只要教师能够进行适当挖掘,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方面,教师应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全面教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题目,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进而使学生的表现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在对学生传授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如“5斤苹果3元和3斤苹果5元”的问题,让学生们写出相关算式,教师加以引导,苹果的单价可以用比来表示,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关于除法的知识,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有更清晰的思路和策略。


         (二)读题是有效审题的前提
         很多小学生在开始做数学练习题时,往往不能够完整地将题目看完,只是看了题目中部分内容就开始进行解题。他们对自己的读题能力显得过于自信,但是在真正进行解题时又会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将题目读清楚,或并没有完整地理解题目内容。这导致他们解题的正确率不高。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审题能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这是让学生进行有效审题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读题时要做到一字不落地看完题目,对题目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读题,通过第二次读题能够提取出题目中的主要信息,并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确保关键性的信息不被遗漏,从而真正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三)深度审题——要用对比等方法对关键词句反复推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题是由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思维和数学活动的一种描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推敲题目中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度审题。例如:对于判断对错题目中的审题:1.两条永不不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M和直线N永不相交,我们就说直线M是平行线。判断题我们教师不能简单的对题目的对错下结论,而应该交给学生学会审题,这道题描述的是平行线的概念,审题中,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到深入审题,先抛开题目,先思考描述平行线概念中所有的关键语言:“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这些语言缺一不可,然后再审题,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推敲,找到题目中对平行线概念的描述错误在哪里,达到正确解题,从而加深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四)检查是审题中的关键环节
         必要的检查也是审题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审题的质量,也是避免审题出错的有效途径。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在审题过程中有否漏掉的重要信息;是否把重要的数字抄错;分析中是否缺少有逻辑出错的地方等。学生在审题检查中往往会采用逆推法的方式,即先分析结果,然后再对过程进行分析。为了确保审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中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
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拥有良好的审题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实际问题着手,正确分析学生审题能力的不足之处,进行“对症下药”,以保证学生提高审题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振义.谈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54.
[2]何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53.
[3]何秀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3):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