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有效教学的体会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王朝
[导读]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朝
         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在单元的结束、学习阶段的结束、学期的结束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准备整理与复习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教学方法
引言
         复习课能够提纲挈领将单元主要内容乃至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在复习过程中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达到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题海战术式的复习形式令课堂显得枯燥且乏味,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和热情。复习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方式。
一、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
         小学生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相对比较零碎,他们自己的年龄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总结能力,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引导。教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严肃,小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害怕的情绪存在,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友善一点,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小学生去相处。比如说,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小学生一起做些互动的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习知识。
二、激发兴趣、突出整理复习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新事物或爱好新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复习就如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它是区别于平时学习的新型的学习阶段。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机械、重复、单调的现象。我们应用心去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复习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数学练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使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练习重点,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想学、爱学。在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前,要让他们明确整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例如:让学生了解买东西的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就是百分之几吗?举例要打折多少,让学生计算等等。其实就是让学生明确复习整理的重要性,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有强烈的学习需要,那么其整理复习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三、为学生营造相对比较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会觉得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对于年龄较小的他们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作为小学教师来说,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不在对于单一的课堂感到厌烦。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时候,课本上也没有直接给出要学的内容,而是先引入“说出你生活中所接触的图形”的问题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教师在数学课的复习课上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总结,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有一个相对比较具体的方向,不至于太过迷茫,以至于复习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对于学习没有什么相对比较明显的进步。
四、自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部分教师在执教高年级复习课时,往往以复习知识为主,单纯地讲解知识,常常忽落了情境的创设,从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可见高年级学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创设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学校运动会上,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取得了800米赛跑的前四名。小记者来采访他们各自的名次。

1号说:“3号第一个冲到终点。”另一名运动员说:“2号不是第4名。”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为此根据题目的意思,教师选择4名同学到黑板上模拟题目的场景,学生很容易弄清楚题目表达的意思,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把同学平时做错的题整理到一起,创建错题集,让学生发现以前的错误,从而吸取错误的经验,改正错误。也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不足之处,自我剖析,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注重能力的培养
         复习课程要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技能。复习中只有提出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引导学生去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能力。要培养学生一题多法、一问多变的技能。主要是抓住主要信息,使学生知道题目源于主要信息,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如:圆柱的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学生不好描述曲面的定义,不能解释什么是曲面,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准备好一个圆柱形的杯子,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杯子放在桌上滚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实践操作可以获得直接感受和理解,让学生理解曲面是平滑的能在地上滚动的弯曲的面才叫曲面。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操作中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形成由易到难的知识框架
         学生通过自己的复习和整理,对知识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教师的作用是带领学生,把知识由点到面、由易入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集体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学生之间通过对重点、难点相互交流,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归纳和总结,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脉络,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复习线与角、平行与相交这个单元时,学生总结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与相交,而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就产生了角。从而学生认识到线与角的关系以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了解了角与直线的密切联系,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
七、建立自信心,促进学困生转化
         数学自身含有许多枯燥无味的因素,复习课程就变得更加枯燥,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样的题,有些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但部分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部分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所以就出现厌学的情况。作为老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时,我们就要耐心的引导学生的态度,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成绩也会慢慢提高。同时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要科学地训练,进行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老师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从而才能将学困生转化,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目的。
结束语
         简单来说,教师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要能够及时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变。另外,教师对于复习课要进行一定的知识总结,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梳理知识,这样,他们理解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对于他们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说,教师要能够对于课堂知识有一定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惠真.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策略微探[J].新教师,2019(12):60-61.
[2]赵锐,高明辉,马良.小学数学复习课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9):34-35.
[3]陆晓兰.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64.
[4]姚建萍.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教学中的“四巧”[J].甘肃教育,2019(05):107.
[5]张玲.小学高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