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娟
湖南省岳阳市经济开发区北港小学 414000
摘要:在新课程的落实中,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所在。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终达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呢?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到实质性的发展,是本文探究分析的主要方向所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浅显易懂,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有所体现,所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会产生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其中核心素养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强调教学工作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必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要求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遵循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层次也慢慢变深。他们的头脑比较简单,模仿能力比较强。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向学生灌输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然而,学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办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很容易就会走向歧途,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在这个阶段,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更加无从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下功夫。长久以往,班上就出现了一大批的学困生,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1.树立核心素养理念
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必须要树立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明白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工作,对传统的教育学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容,对其中的核心素养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并分析其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时,也需要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其在教学工作中得以体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学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对各种的内容进行认真挖掘,分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的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正确的把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联想和迁移,帮助学生加强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同时通过该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注重课前准备工作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就要加强对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视。教师要灵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要求,才能够有效实施各种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研究教材的内容,并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特点,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在分析数学教学难点和重点后,教师才可以合理划分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改革,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3.进行多样化的互动活动
进行多样化的互动活动,密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数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其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和配合,因此,要切实做好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单单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也十分重要。故而,密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这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数学教师一方面可以丰富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一言堂,转而积极运用互动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和频率,使师生在不断的知识互动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安排一些同数学教学相关的趣味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其中,进而降低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4.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幸福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从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程度出发,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下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植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种树时棵数,还有间隔的关系,让学生借助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其他的问题,教师就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种树或者是做操的一些视频片段,然后用红线给两棵树之间的间隔做出标记,将做操的学生之间的间隔进行标注。这样就给了学生一种更加形象的展现,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间隔的概念。然后,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植树节要到了,学生在一条长为200米的道路上植树,每间隔5米种一棵树,然后问学生一共能种多少棵树?这时候,学生就会纷纷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画图,有的学生列算式等等。教师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不仅要求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也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竭力做好上述工作,将数学核心素养渗透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潘灿阳.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103.
[2]吴金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8(33):55.
[3]杨传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