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
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 444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而作为初中物理学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帮学生打好了基础,学生才能在有创新的想法的时候,考虑到可行性的问题,也能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评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对强化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进入新世纪后,全球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亟需培养一批有想法、敢创新的技术人才,而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集工具性和表达性于一身的科学学科,更应该勇担重任,在实验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持续增强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形成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追求高远的思维品质。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1 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
物理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实验,而且很多抽象知识只有凭借老师的讲解学生仍然很难理解透彻。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因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是抽象定理而且學生刚接触相关知识,如果不利用实验和绘图的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后期做题中出现各种问题,这样是不利于整体的教学效率的。但是初中物理在中考中占有的比重较低因此很多学校和老师没有重视,所以教学设备配备不充足,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随着近些年新课标改革的深化,很多老师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并且尽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还有大部分老师没有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认为学生只需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教学方法反而造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惰性,不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老师应该要学会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新型科技,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在时间充沛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在实验中掌握基础知识。
二、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1抓住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吸引学生,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高中生虽然心智趋于成熟,但是对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还是十分热衷的。通过自我展示也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多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弹力》的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在关于其中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之间的关系讲解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进行实验,并将小组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展示给其他小组的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弹力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学生之间由于所受的教育、成长因素各不相同,因此相互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教师应该以此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从而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鼓励学生的主体参与
其实在许多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但是学生自身的参与度不足,所以课改之后,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仍旧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身影。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以以罗列学过知识点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网络构建,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填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稳固知识结构。
2.2抓住实验教学的时机
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每一个实验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方式,从而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点的本质,树立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想要提高在教学当中物理实验的培养作用,首先应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当中,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才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在教育心理学的调查研究也表明了学生在学习当中对于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该科目的求知欲,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其中,自发的进行知识探索。所以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当中,应该将教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加强实验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所需选取学生能够理解,同时具有一定趣味资料,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通过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物理知识的规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探究,进一步抓住物理规律。
2.3抓住现实生活当中物理现象的时机
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实际。物理学科是与生活各种现象息息相关的,打雷下雨、汽车运动、摩擦升温、物理退烧等,都是与物理知识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当中的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每天都会走路。在夏天的时候,学生走在路上,没有感觉。但是到了冬天,一遇到下雪天气,道路结冰,在一样的路段上经过时,学生便会发现脚下难以法理,用力之后反而会滑出去。这是因为学生的鞋子底部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学生整体受到重力的影响,在学生用力的时候便是给自身市价了一个前进的指向力,自然学生便会滑出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当中物理知识的存在,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探寻更多的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发展。
结语:
创新能力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兴趣引领学生前进,学生不断去探索,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道林.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63.
[2]马学忠.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学周刊,2018(34):80-81.
[3]罗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