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鹤
云南昭通市民族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深入和发展,高中课程越发重要,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教师应该及时止损,展开有效性的策略。在常规的教学形式中,面对高压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逐渐对学习失去耐心,使得教学流于表面,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接下来本文将从如何有效的提高问题式教学入手,针对高中地理课程提出以下策略。
【关键字】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
一、问题式教学的优势
首先,问题式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加以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从问题中正确的发现、理解、思考、解决,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其次问题式教学同样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在不断的交互式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增强教师的教学技巧;问题式教学还能融洽师生关系,通过互动加强学习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总之,问题式教学注重“以人为本”,做到全方位培育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问题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创建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在情景下产生学习热情。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主要形式是“灌输式”教学,非常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提起兴趣,教师应该尽量改变这种固有形式,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问题式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并加以引导。例如,在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的学习中,教师正好可以当前的天气对学生发起提问:“今天是什么天气?”“你见过哪些天气?”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上来,成功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后,不断的结合所学内容抛出问题如“那课本上的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呢?”鼓励学生自主的动手翻书,寻找答案。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强调提问题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惧怕提问,要让学生认识到提问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要让学生在问题中不断发掘、探索,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2.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学习
高中地理课堂的问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这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态度以及具体情况。现今许多高中课堂的提问往往是不针对人随机提问,这种方式缺少趣味性,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学生遇到课堂提问就会下意识的低头,逃避教师的目光。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改进或者创新一些提问方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在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学习中,教师的提问可以由易到难,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从简单的“人口”概念提问,到最后回顾课堂内容时,教师可以抛出几个重点内容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提问方式分两种,一种是点名回答,这需要教师掌握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适时鼓励;第二种是抛出问题,让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有趣的问题式教学环节,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回答,也可以抢答老师的问题,通过这种自由互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
3.及时有效反馈,不断自我进步
问题式教学中最重要的除了问题本身,还有问题带来的判断和反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除了基本的判断正误之外,教师和学生想要获得的,是结果带来的反馈。学生回答的具体内容,在教师的思考中,会对学生产生一个新的认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掌握了多少;同样对于学生来说,回答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题意也是需要及时反馈的。所以在提问题的过程中,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提出的,双方都需要重视答案带来的思考。例如在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根据回答内容进行及时的讲解,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更近一步的完善自我。同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及时的沟通、回答,了解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拓展延伸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对于问题的理解、思考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的进步。
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在问题中自主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大脑开发智力。在不断的反馈中查漏补缺,在良好的问题式情景下自我完善,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跟紧教师节奏,不断提升和发展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仅在交互式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孙淑英.“问题式教学”的几个优点.[J]《吉林教育》2010年30期
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