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李林海
[导读]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
         李林海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中学  532503
         摘要: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冗长的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转化为片段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个短小的教学视频或者教学PPT,讲解一个个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通堂讲解课本或者教学大纲所布列的教学知识,微课的运用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应用
         微课,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构思、设计、安排,并用信息化电子设备进行制作并最终呈现出来的新型信息化教学产物。它在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究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摒弃传统一味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灵动与活力。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凭借巧妙的教学设计将重点难点的知识通过几分钟的教学视频表达出来,攻克教学难题。微课还具有教学时间短的优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记忆复习,学生在家随时随地的进行复习,不需要教师家长的看管,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微课凭借自己多元化以及学生更乐意接受的方式在很多教学课堂上已经有所应用,微课的运用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微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是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方法,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时间还很短暂。微课以更生动的方式将初中历史教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传授,极大地增加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微课的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微课教学的最大益处就是可以对微课的视频内容进行反复的播放,从而对于历史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可以着重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将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非常重要。
         三、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运用微课,指导学生高效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前感知知识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学生能够对新课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听课。然而这一环节往往也是不被教师和学生重视的环节,学生往往通过简单浏览课本的方式进行预习,很难对新课的重难点知识有透彻的了解,导致预习效果不太理想。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借助微课对新课的基本知识及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增强学生对新课内容的了解和认知,使后续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地进展下去。例如: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课前制作了关于本课知识的微课。

在微课中,将本课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呈现了出来,如大一统形成的物质基础,以及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推恩令、盐铁专卖具体内容,将微课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结合微课阅读课本,对本课内容进行预习。同时,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标注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性地听讲。
         (二)借助微课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展学生知识面
         历史课堂不仅仅是把历史事件介绍给同学们,更重要的是引导同学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经验教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初中历史的重难点并非在对历史事件的记忆,而是如何通过理解历史事件来记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内容繁杂,初中历史教材并非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历史事件,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出现凌乱混淆的现象。这是因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只是枯燥的文字内容,学生很难通过只言片语就想象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倘若在学生理解的这一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微课来提供给学生们一个形象生动的历史背景,比如通过视频、图片等描绘当时的历史场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拉入当时的历史场景。在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的条件下,学生们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经验教训会有更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主动去思考,理解内涵。例如笔者在讲解清政府闭关锁国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当时的清政府面对发展机会不选择开放改革,而是选择了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在播放了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统治阶级的矛盾的微课视频之后,同学们结合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便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清政府选择了闭关锁国。
         (三)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历史课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水平、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历史课也受到很多条件限制,文字和课本上模糊的插图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表现力着实有些欠缺。新课标提出历史课需要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微课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便利性,将丰富的历史素材展现给同学们,学生有了更加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更加能引起心中的共鸣,增加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同时,微课的运用可以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清明上河图》以画卷的动画展示和主持人画外音的描述,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北宋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及经济发展。
         微课教学引入历史教学中是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精心制作微课视频,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微课的方式突破课程重难点,最后做好总结和互动交流。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使微课教学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真正获得成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晓霞.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38-139.
         [2]张金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75+89.
         [3]郑久利.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20):143.
         [4]吴丽君.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9(1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