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610036
要:思想政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教学重点,也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社会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高中阶段的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而生活化教学可以说是政治课堂不可或缺的,能够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教学课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到的政治知识灵活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措施
引言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教学引导,需要强调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能够对抽象化的知识有所理解,利用生活化理念是十分关键的。以往高中政治教师未能做好与现实之间的衔接,导致不少学生会认为政治课程内容没有现实影响作用。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做好政治课程内容的认知理解,正确处理现实问题,由此教学工作能够促使高中生学会对比与分析,找到有效课程学习方法。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定义
在高中课堂上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以政治课堂基本内容为出发点,以学生和个人的知识背景与社会环境作为其中必要的要点,以此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政治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显得比较枯燥无味,同时所讲内容相对比较深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很困难,其中有关哲学的部分更甚,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尽可能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重难点。
二、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目前一些教师依然专注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满堂灌,他们似乎不知道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这种单一的传授必定会让学生反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使政治课达不到课程改革的目的最终一无所获。与其相反,教学生活化能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出发讲授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所学内容融人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髙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例如,在讲《政治生活》时,内容条条框框,不易麵,具体事例也乏而无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存在参与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编排一些情景剧,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加以指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人地理解。。
(二)注重时事热点
高中生思维发育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相对比较成熟,这时候他们更加关心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并能够对这些新闻进行一定的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上的时事热点,并养成定时观看新闻广播的习惯,从而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将时事热点、国家新闻与政治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教师在讲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章节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简单的认识选举的具体条件,并理解不同的民主选举方式的优点及其局限性。之后,教师可以以不同地区进行民主选举的方式为基础,结合一定的教材内容,使学生深人了解选举的整个流程及内容。另外,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临近18周岁,拥有参与选举的机会,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珍惜自身的选举权,在参与投票的过程中要珍惜自己的一票,谨慎投票,公平合理的对待选举这一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有效的使学生理解政治的积极作用,从而主动学习政治知识。
(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学生之所以会对政治课程产生非常大的偏见,主要原因还在于课堂学习内容有限,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实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师就应当进一步拓宽教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兴趣。同时政治课堂要想真正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在学习完课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去拜访社会专家,从专家口中得知更多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有充分挖掘生活中可用的教学素材,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学生之所以会对政治课程产生非常大的偏见,主要原因还在于课堂学习内容有限,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因此要想实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师就应当进一步拓宽教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兴趣。同时政治课堂要想真正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在学习完课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去拜访社会专家,从专家口中得知更多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有充分挖掘生活中可用的教学素材,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合时事提出开放性问题
政治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政治教学时,绝不能脱离生活。教师可以选取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案例辅助教学,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促进他们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华文化板块时,可以为他们列举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纷纷以名人故居自称、抢得头破血流的现象,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经济知识来分析这种现象,并提出合理发展旅游业、用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优点,首先它有利于将书本中枯燥的文字知识转化成视频或图片,使得学生易于接受。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有利于降低教师负担,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利用板书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从而使得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选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做好对素材的选择,所选的教学素材应当尽可能与教学内容相关,选择的内容应当具有高度的总结性和概括性。此外,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更有价值和意义。
结束语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有效措施,在课程进行中,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进教学顺利往下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解决,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准确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也就是要求学生积极走出课堂,感受政治课中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德申.构建“生活化”高中政治课堂的主要途径[J].黑河教育,2019(08):30-32.
[2]马新基.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学周刊,2019(27):65.
[3]靳书平.浅析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周刊,2019(26):55.
[4]李亮.谈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0):115.
[5]周莹.高中《政治生活》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