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管理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肖文斌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肖文斌
          浙江省安吉县实验初级中学  3133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与认知逐渐成熟的阶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对初中生的思想认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新课改;初中教学;教学管理
         引言: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业生涯的过渡期,它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心理特征比较典型,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一个初步成熟的阶段,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对初中生的思想认知与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改进的必要性也不容忽视,关系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改进既很重要,也很难做。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知识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表面理解与死记硬背的层次上,而忽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与融会贯通。很多学校和老师仅仅通过学习成绩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而忽视了其他评价指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可能会丧失学习兴趣,如次循环往复,便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敢于创新,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方法。学校也要积极响应新政策的号召,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推动新课改的进度。[1]
         一、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模式的课堂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老师一般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是课堂的主人。但是这种课堂模式并不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课改政策要求转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提倡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导。但是有些学校却不以为然,仍然使用老套的教学方式。老师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仅仅围绕考试内容展开。老师认为把考试的相关重点难点灌输给学生,然后监督学生背诵或者不断练习来掌握知识点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学生可能因此而取得好成绩,但是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答题机器。一昧机械式的学习无法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生方式,也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思维体系。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知识都是散的,无法形成一个体系,学生也会丧失对知识的渴望,对今后学习更加复杂深奥的知识非常不利。[2]
         (二)师资力量不足
         对于一名初中教师,仅仅掌握某门学科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必须掌握正确的引导方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习,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远比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更加重要。因此,初中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怎样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并在引导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于在学习方面需要帮助的同学要及时提供帮助。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初中教师的教学负担。很多初中老师都无法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因为学生多,任务量大。很多初中学校都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对于课程教学非常不利。
         (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盲目跟风
         很多初中学校已经意识到教学体制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毛病,不得不做出改变,于是常常会借助在其他学校实行成功的策略。有句俗话说得好“彼之蜜糖,吾之砒霜”,适合他人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一些学校只是盲目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的教学管理方式,而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并不能取得好的结果。
         二、提高初中教学管理的策略
         (一)主动引导与平等交流相结合
         初中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明确相关教学目标,在进行新知识点的教授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可以通过相关的导入方法,如情境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讲述故事导入法,时政背景导入法等,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点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例如,我们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法律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法律知识时,对其掌握比较困难,通过讲述一些生动的实例,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发言,多多表达个人看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知识点更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与看法,善于转变角色,在进行适当的引导过后,将课堂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与学生平等交流。[1]
         (二)开放式课堂
         开放式教育是针对封闭式教育来讲的,是一种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是扮演一个辅助角色。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掌握当下时政信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形成探究式教学模式,善于将抽象的知识点转换为具体的实例,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带领学生领略书本之外的乐趣。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要尝试使用新型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老师也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例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我”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去做一些集体合作完成的游戏,如“两人三足”,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游戏里真实地体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2]
         (三)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
         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自己投入到伟大的教师行业中。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备课,不要因为自己对知识已经烂熟于心而不去备课,真正优秀的教师是把自己所掌握的丝毫不落地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对知识烂熟于心。教师在课后要做到及时反思,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是否恰当,学生的课堂状态怎么样,设置的问题是否涵盖了所讲的知识点等。老师只有及时反思自我,才能有效做到延长弊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网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当然,初中教学也不例外。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将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结合,在进行知识点的传授时,可以使用新媒体应用为学生播放一些动画,或者模拟的场景,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学校也要加强对老师教学成绩的考核,设置合理的奖罚机制,不断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对于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学校要及时表彰。
         结束语:
         初中教育对家长,社会,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
和老师都要敢于创新,不断改进初中教学管理模式,推动初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1-32.
[2]富焱.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