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小学英语语篇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胡琼丹
[导读] 思维导图式的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

         胡琼丹
         (南宁市明天学校,广西 南宁,530000)
         摘要: 思维导图式的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它利用了理性的知识梳理方式,以阶梯式的知识递进关系来向学生展示一个较为完整且清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式教学的运用,让原本看似陌生的语言体系以一种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课堂应用
         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将概念图、知识树、问题树等其他视觉映射方法的优势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形成以逻辑思维和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思维导图”。课文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很难。枯燥的词汇和难以理解的语言系统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失去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借助视图技术提取文本的主要结构,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将文章的基本结构与发散思维相结合,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视觉思维的转变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主要思想,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思维导图的定义及发展
         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智导图,被人们称作“终极思维工具”,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所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方式,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利用图像记忆的原理将各级知识整合在一个图表之中,促使观者能通过各个方面的刺激,激发发散性思维,让原本单一的知识点利用图文的技巧加以串联拼接,把主题与各级的逻辑思维相连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网。思维导图充分调动了人类在思考过程中左脑和右脑相互协调的思维模式,将视觉图像的冲击和理性逻辑思维相结合,帮助人们可以在想象和现实之间、视觉与图像之间相互协调平衡发展。
         2构建教学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及对语篇教学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不同于数学和语文。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或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数学和语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英语则是一门完全陌生的学科。语言学习的最佳教师是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达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他们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敢说英语。学生在陌生领域的退缩和排斥心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
         英语语篇教学就是把基本的单词和句子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文章的大意。课文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很难。枯燥的词汇和难以理解的语言系统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失去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借助视图技术提取文章的主要结构,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将文章的基本结构与发散思维相结合,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视觉思维的转变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其主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3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
         3.1巧用思维导图理解与记忆英语词汇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及运用词汇与句型,并培养学生语篇感知能力。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解与记忆英语词汇,能够有效缓解学生词汇背诵、记忆的压力,同时还可以串联各类词汇,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如,教师教学“Animals”一课时,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清楚认识、理解各种动物英文单词,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性复习动物类单词,教师可以dog为例,将动物类词汇的思维导图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学生开始收集、归纳之前学习记忆的动物类词汇,如,cat、bear、monkey、chicken等等,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协作能力。
         3.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开展语篇预习活动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各项能力发育尚未完全,所以课堂预习活动必不可少,如,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主预习的能力,但能力不全面,预习效果也就不明显,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单纯地停留在图片记忆以及表现内容的理解,而低年级下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预习活动。实践表明,小学英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语篇预习活动,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以“My holiday”课文为例,进行该章节语篇的预习活动,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your holiday?”(你假期通常做什么?)以填空的形式或是句子补充完整的中心辐射导图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语篇内容进行填空。
         并以此为基础,教师要求学生参考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英语单词、短语翻译汉语的探究活动。如果这一步骤的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学生就能对语篇的汉语意思有了充分的理解,加深对该章节英语知识的认知;如果学习任务没有顺利完成,学生需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在教师讲解中重点学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找出语篇学习的重点,减少预习时间,提高预习乐趣。
         3.3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具有极强的发散性特点,思维导图的建立可以将语篇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延伸,以达到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一般疑问句型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Are you a student?”重点是问“我是不是一名学生”,教师可根据此设计思维导图,再次提问“Are you a....”让学生进行填空,看学生掌握几种职位的单词,最终总结得出“teacher、doctor、singer、dancer…词语形成思维导图设计,将不同职位与代表物体相连接,如,teacher是粉笔,singer是话筒等等。利用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明确认识各类单词。在语篇教学中学生自主完成单词词汇的总结,加深对单词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胆想象,从而提高学生语篇把控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的构建让教师在语篇教学时有了更多的道路可循,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今后,教师应结合学生日常学习发现更多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金莹.电子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运用[J],都市家教,2014(12):191.
         [2]殷迪.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以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为倒[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
         [3]李哗.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9(11):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