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巢静
[导读] 小学教师最喜爱运用的一种文本处理方式就是文本再构,
        
         巢静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教师最喜爱运用的一种文本处理方式就是文本再构,这是一种能够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人认知能力、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材中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和调整,为学生构造出更多具有丰富性、直观化的教学内容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能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文本再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文本再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发挥出其教学优势。基于此,教师应当立足反思,把握文本再构的基本原则,通过有效的文本再构策略,解决当下文本再构存在的问题,让其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此来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将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文本再构教学法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文本再构有效性的策略方法,旨在提高文本再构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再构;教学;问题;策略;作用
         引言:近年来,文本再构在教学中的优势得到了众多教师的称赞和追捧,许多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文本再构这一种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文本再构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加上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导致教师在文本再构的运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文本再构的有效性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文本再构的教学优势,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深刻反思,找到在应用文本再构进行教学的问题,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提升,从而促进文本再构更好的发挥出效果,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文本再构的内涵
         文本再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调整、调用和补充,为学生设计具有重置、再生、渲染的教学情境。简而言之,文本再构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的需求,将教材内容进行一系列有效的调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将从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文本再构的重要内涵。
         例如,有两名教师都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y family and friends”时,教师A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家庭成员的卡片为新课导入,帮组学生对已学的词汇进行巩固,并对新课需要掌握的日常用语和句型等进行掌握,这样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学习,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相应的知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heart、scissor、glue”等词汇重点掌握和理解。通过两步进行教学,利用有趣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了趣味性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语言运用和操练的机会过少,只能通过教师提供的场景和资料对知识进行学习,语言输入输出都十分有限,虽然能够有效的达成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却得不到本质提升,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教师B立足于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家庭成员和朋友:father、mother、friend,让学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和朋友,引导学生为了让其他人深入了解家人,可以对家人的职业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通过“Hello/Hi,He’s/She’s”等日常句型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这样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还能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实际运用。
         这两位教师在授课时所侧重的内容有所不同,教师A更注重课堂的氛围和知识的掌握,但是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教师B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重点内容的把握,通过文本再构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由此可见,文本再构使得教学更符合当下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作用。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掌握文本再构的运用策略,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目标。
         二、当前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目标不够明确。文本再构的应用不是问了文本再构而再构,而是为了给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而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帮组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总目标。但是在文本再构的实际应用过程时,很多教师都没有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也没有考虑每课时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只是对重点句子进行重构,并没有让学生对此进行实际运用和深入理解,这样的文本再构显然无法有效发挥出其的重要作用。
         2.情境运用不合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一般会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但是许多教师对此的理解有所偏差,创设情境知识为了让学生对重点单词或句型进行操练,这样的教学过程无非是换汤不换药,打着创设情境的形式,还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重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进行联系。

创设情境的实质是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对语言进行运用,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的运用情境教学,忽略了再构情境与教材情境的一致性,对课堂整体教学效果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构情境与教学情境的不一致,也会使得学生在情境中难以真正的进行语言的运用,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语言丰富度不够。大部分教师以为文本再构就是简单的对单词、句型进行叠加,忽略了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对有趣的事物充满新奇,一味的对单词和句型进行叠加和造句,没有对文本进行生词和句型的拓展,不仅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导致文本缺乏拓展和延伸,使得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文本再构难以发挥出有效性。
         三、小学英语教学文本再构的有效性策略
         1.坚持文本再构的原则。第一,在进行文本再构时必须要保证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许多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目标性都不强,导致文本再构有效性不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运用是,不仅要对学生差异性有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认识,还要将文本再构进行有层次的选择,为学生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材料,这样才能让处于每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学生得到学习的体验,收获更多的英语学习能力。第二,利用文本再构创设情境必须要切合学生的认知范围,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译林版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和生活相关的情境,但是由于中外文化差异较大,学生对其中的情境内容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一些情境与我国学生实际生活是有所不符的。于此,教师在运用文本再构时,要准确的把握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教学的意图,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所掌控,然后再为学生构造合适、贴切学生认知的情境。于此同时,再构的情境要与教材情境相融合,不能出现断裂,以免给学生带来一种强烈的割裂感。第三,文本再构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事实证明,不符合学生学习实情的文本再构内容,难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盲目加大再构内容的难度,只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再构内容的难度,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呈现,毫无挑战可言,使得学生对此学习无法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太简单、太难都不利于教学的进行。因此,教师在文本再构时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同时引入新的知识内容,排除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小学英语文本再构运用办法
         (1)文本再构加思维导图,建立具有层次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教学的依据,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匹配,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在教学译林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Would you like a pie?”时,在进行fun time模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有关食物的图片进行文本再构,让学生掌握了“Would you like...?和What about?”重点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对食物图片进行文本再构。同时构建学习目标的思维导图:第一,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食物单词的读法和意识,如“a cake,a pie,a hot dog”。第二,需要学会读并且会说“Would you like...?和What about?”以及对应的“Yes,please/No,thank you”回答语句。第三,通过图片上的食物内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食物与同学进行沟通。然后可以将文本再构法与思维导图相结合,通过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了解,让学生进行文本再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选择合适的事物进行文本再构,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也能准确理解文本再构在什么样的语句基础之上,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利用文本再构加微课,建立完成的情境
         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In the library”story time中讲述了Liu tao和Yang Ling在图书馆的场景,对图书馆的一些禁止行为进行描述,没有为学生展示有关图书馆行为的标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人会直接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都是通过对标识的理解进行自我约束,所以这里存在很多的教材留白的地方。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图书馆文明行为内容,对图书馆禁止行为标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将其他的禁止行为标识内容录制成相应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再构的文本内容主要如下:No talking,No squatting,No snacking等等,将文本再构的内容与微课相结合,不仅能够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生活中的知识。再构的情境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延展和扩充,并且与课文主题相结合,讲述图书馆中的一些文明行为,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培养学生文明素养,有效的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结语:文本再构是利用教材教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当把教材当作例子,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学会用教材,通过文本再构使得教学内容更贴切学生日常生活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并且让其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在运用文本再构方法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使其发挥出更加有效的功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邓琦婧.小学英语文本再构的反思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9(1).
[2]陈 阳.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英语教师,2017(7).
[3]徐家伟.关于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读与写杂志,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