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
摘要:初中阶段,英语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法知识是英语这门语言的基本规则,只有全面掌握语法知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组词造句。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开展语法教学时脱离语篇,只是传授学生零碎的语法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以及英语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义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基于语篇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篇;语法教学;有效性
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导语法知识时要注重强调语法的功能而不是语法的形式,要通过语言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而不是单一地对语法知识死记硬背。为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语篇分析展开语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法知识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下文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阐述,然后通过三个方面论述基于语篇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
一、学习活动观的内涵与意义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观点和态度。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开展是一系列活动的组成,通过学习活动能够夯实学生语言双基,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英语学习活动观主要包括英语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其一,活动主题;其二,语言知识;其三,学习策略;其四,语言知识;其五,文化知识;其六,语篇。从这六个元素分析,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目的,然后结合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策略,从而辅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学生学习思维,以及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没有将学习活动观融入其中,都是片面地将语言-文化-思维割裂,只是涉及其中的一个过程或者两个过程[1]。尽管这些活动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思考与记忆,但是具备一定的单一性,学生学习到语法知识都是碎片化,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甚至具备机械僵化的特征。为此,通过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有重大的意义,既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还有助于教师教学专业性的提升。
二、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一)语篇导入,领会语法意义
语法知识相对琐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将所有的语法知识归纳总结成一个系统,很难将语法知识串联在一起,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手段强行记忆相应的知识,但是在实际运用时却又不知从何下手。为更好地将语法知识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教师可以从语篇着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语篇,巧设问题,引发学生对语法知识初步感知,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语篇,促使学生领会语法意义。
例如:以“Where's my schoolbag?”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语法教学目标主要是教导与传授学生一般疑问句的组成与使用,一般疑问句属于疑问句的一种,并以“Yes,...”或“No,...”作为回答的句子,其主要结构由系动词/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其他成分构成。在“Where's my schoolbag?”这一课中,主要是教导学生——Where’s ...?——It’s...。——Where are...?——They’re...。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结合阅读内容,巧妙向学生提问问题,引导学生用目标语法内容一般疑问句相关知识进行回答,促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目标语法内容一般疑问句。在整篇课文阅读完成之后,学生已经基本对相关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文中内容提炼与整合,将阅读内容整合成有利于输入目标语法内容的语篇,帮助学生初步获得语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语篇中找到与一般疑问句有关的句子,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一般疑问句的意义。整个语篇内容与本节课的话题有着很大的关联,通过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相应的语法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语篇感悟,探究语法规则
对于语法知识,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在记忆过程中会十分困难,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语篇的导入,从阅读内容中提炼出相应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与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则,有意义的语篇能够更加直观、趣味地将语法知识呈现给学生,促使语法知识变得鲜活,通过这些语篇文章的阅读,学生能够从中感悟语法内容,实现语法规则的探究。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相应语法的形式与规律,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直接呈现语法知识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的总结,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语法知识结构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相关内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2]。
例如:以“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为例,语法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how much和how many对事物数量的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课文内容凝练出一篇与本节课语法教学目标相关的语篇,先由学生归纳总结语法使用规则,为更好地创设语篇情境,教师可以将语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以购物对话情境导入语法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认知到语法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增加语法知识的鲜活性在语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感悟语法内容,实现语法规则的探究。然后,教师再对语法知识的形式进行总结,将语法知识的多种形式总结在教学课件上,呈现给学生,以及为学生呈现大量相关的语句,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规律探究语法知识的应用规则。
(三)语篇输出,提升语用能力
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为更好地促使学生应用英语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相应的语法知识后,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更好地呈现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将语法知识编写成简短对话,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相应的语法知识以图片对话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者只简单地提供图片与简单的文字信息,引导学生自主编写对话,对于学生编写对话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改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既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语法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在语法知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以“be going to”相关语法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呈现一些图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和交际性的运用。在编写对话过程中,可以先全部由教师编写,教师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话活动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然后由半控制性练习到开放性练习,从而促使学生对语法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促使学生由掌握语法知识转变为能够应用语法知识。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呈现语篇内容,引导学生依据语篇内容编写对话内容,通过输出活动,促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能够进行语法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语言输入信息所提供的的线索构建新的语言,促使学生能够全面、透彻掌握语法知识。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导,教师可以从语篇导入着手,通过阅读语篇内容,促使学生领会相应的语法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感悟语篇中的语法规则与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语法规则,最后,引导学生阅读语篇应用语法知识编写对话内容,从而实现语法知识的输出,以此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飞. 体验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2018.
[3]王梅.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21):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