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王璇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被重新定义

         王璇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中心小学   山东 滨州  2565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美术教育被重新定义,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美育、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课堂;小学生;活动设计;教学活动;

         美术教学的活动设计中美术教师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为教学展开师生合作,进行课堂互动的教学过程。小学美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结合学生的学情融入游戏活动设计、创意活动设计的内容,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一、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现状和不足
(一)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依然存在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倡导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依然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1]学生们学什么,怎么学,完全有教师进行掌控,学生们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法发挥自主能动性,限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另外,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设置比赛的环节,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打分、排名,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学习带来无形的压力,打击后进生,让学生形成自我否定的心理障碍,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信。
(二)教学活动设计有待完善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很多美术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程活动设计中开始融入合作互动的教学环节,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开始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整个教学活动安排紧凑而丰富,学生们表现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并没有收获相应的知识,呈现学习效率低,教学目标模糊的现象。
二、优化小学美术活动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一)把握预设和生成和和谐统一
         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自觉支配的活动。

美术教师在美术活动设计前要有明确的活动预设,在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教材呈现环节,学生参与环节,教学测评环节一一有计划的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的难易程度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进行设计,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活动,逐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能够体验到教学成果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美术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为目标,在活动设计中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去达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统一,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能够胜任教学任务,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塑造思维品质。
(二)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
         美术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要注重运用创新思维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教师在设计语言表述类活动中,要让学生们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查阅相关资料,提升学生搜集美术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们针对美术作品提出看法,进行讨论,在交流互动中提升鉴赏能力。在情境类教学活动设计中,美术教师以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图片、画面代入美术情境中,体会美术世界的趣味与境界。在操作技能类活动设计中,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自主创作,呈现学生创意的思维,让学生们在设计图书封面、剪纸作品、泥塑作品中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社会实践类美术活动设计中,美术教师打破空间的限制,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到社区和村庄中去,从美术的视角观赏身边的建筑特色,为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让学生将美术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美术活动设计的方法和种类多种多样,美术教师要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设计尊重差异的感性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们存在兴趣、爱好、习惯、能力、感知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也是社会丰富内容的体现,美术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尊重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也是艺术课堂生命力的所在。比如,美术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设置创造性地活动,让学生们用手指的不同部位进行印染活动,让学生们透过不同审美视角创造出形态各异[2]的美术形象,以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例如,在让学生们认识线条的教学中,美术教师以大自然中的线条为学习样本,配合音乐欣赏作为背景,展示花地、梯田、波光、海浪、爆炸等多种形式的线条,让学生在感受线条带来的平静、柔和、流畅、危险等情感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用线条表达感受,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对用线造型的兴趣。

美术教师在美术活动设计中融入合作学习的环节,能让学生们取长补短提升认识;设计创意操作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现力;设计游戏情境化的教学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和参与性。总之,美术教师优化活动设计的环节,在教学设计融入多样的创新活动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如何给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J]. 达金玲.??学周刊.?2015(20)
[2]教育意向性的唤起与“兴”作为教育的技艺——一种教育现象学的探究[J]. 刘铁芳.??高等教育研究.?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