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的问题与优化路径解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滕 瑛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思维成型以及品性成型的关键时期
 
         滕  瑛
         南宁市江南区淡村小学,广西 南宁市 530031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思维成型以及品性成型的关键时期。而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审美修养的音乐学科,应该受到一定重视,也就需要音乐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融入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魅力,促使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就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优化措施,希望可以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境教学模式;现状;优化措施

         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需要各科授课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及需求,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但是,就目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音乐教师能够对其进行优化,使其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引入过于生硬
         关于情境教学模式,其运用的关键在于“真”,需要授课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但是,就目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而言,很多音乐教师在引入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都略显生硬,导致学生难以真正进入到情境中,也就失去了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一些音乐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存在错误,比如所创设的情境与所讲解的内容不搭配,或者是情境教学活动的难度过大,导致学生不理解等。另外,音乐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或者没有对学生特点、需求,以及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析,也可能导致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引入过于生硬。
(二)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开展方式过于单一
         在开展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所用方式比较单一,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1]。例如,有一些音乐教师比较习惯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不管是进行“季节”主题相关音乐的教学,还是“朋友”主题的相关音乐教学,这些教师都会采取该种方式创设音乐情境,理论上不存在错误,都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很难在一件重复的事情上停留太久,单一的情境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进而频繁出现“开小差”等问题,不仅没有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还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没有融入“多维”感受
         要想提升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音乐教师能够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融入“多维”感受,以此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就目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开展情况而言,有很多音乐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实际开展情境教学活动过程中,仅为学生提供了单方面的音乐体验,导致学生难以全身心融入到情境中,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情境教学效果[2]。
二、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通过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导入环节,所谓万事开头难。

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将情境教学融入到课堂导入环节,也就是通过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情境中,促使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使其感悟到音乐背后的内涵,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接力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沃土中原》中“(听赏)保卫黄河(合唱)”这节音乐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冼星海在创作这首歌曲时的故事:冼星海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站在了民族斗争的前列,坚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并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队伍中,为了点燃“抗战”热情,冼星海纵笔谱写歌曲;在1939年时,冼星海在看望朋友的过程中,听其朗诵《黄河吟》以及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这些内容引起冼星海的共鸣,促使其乐思如潮,经过一周的思索,在半月内谱写出了《保卫黄河》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而《保卫黄河》也成了那一时代的中华民族音乐史诗[3]。通过对所学音乐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述,不仅促使学生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找到合唱时的正确情感表现,使其音乐素养得到升华。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就是音乐赏析。但是,如果仅从听觉方面让学生对歌曲进行理解,那么并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歌曲失去听的兴趣。基于此,也就需要音乐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以此实现“多维”教学目标,促使小学音乐情境更直观、具体以及有感染力。
         例如,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接力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四季的歌》中“(听赏)哪里有秋天(童声合唱)”这节音乐教学时,音乐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歌词中的图片,如果园里小鸟、果树以及秋千等;音乐教师也可以将相关图片制作成短视频,并配以《哪里有秋天》这首儿歌[4]。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的听觉以及视觉的冲击,不但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中,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进而实现寓情于乐的教学目的。
(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情境中
         针对目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想要实现优化目标,不仅需要音乐教师能够认识到上述两点优化措施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音乐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革新,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情境教学中。
         首先,音乐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所创设的情境应该多融入一些学生能够参与的环节;其次,要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适当调节,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目标,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课堂主人,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最后,音乐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创设中,使其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5]。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情境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全面性、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音乐情境中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和美好,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真正地陶冶,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也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对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而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玻志.当前小学音乐低段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困境与构建途径[J].北方音乐,2020(08):218-221.
[2]翟钰佳.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J].艺术评鉴,2020(07):126-127.
[3]李颜玉.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07):172-173.
[4]姚伟,陈姿亦,邓志刚.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26):68-70.
[5]徐春英.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4):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