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萍
浙江省台州市三梅中学 浙江省 台州市 318000
摘要:高中色彩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认识、表现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水平,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色彩教学作为高中美术教育的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发挥学生艺术潜能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色彩教学;有效路径
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不但要掌握绘画的方式,还要通过长年累月的作画积累经验,在学习中紧紧抓住美术色彩的变化规律,以了解基础色彩为前提,掌握色彩搭配的重要环节,建立良好的色彩搭配方式,在勇于创新的道路中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一、高中美术教育重要性
美术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育、德育教育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和人文培养,以美育来辅助其他四个方面的教育,以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成长为现实生产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促进人格结构的和谐和相互补充。从普世意义上讲,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不仅仅限于美术作品上的创新和创作,更重要的是实现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其次,在信息化时代下,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及其他不良嗜好,疏远了家人和同学,心思也不在学习上,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一定程度上转移学生对不良兴趣爱好的偏执,陶冶高尚的情操,也从另一层面上降低了家庭对其管理的负担。
美术不仅是对现实情景的再现,更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物质等观察基础之上的再创作,是情感上的提高和升华,因此,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质,提高学生对现实物质的抽象化理解和具象绘画能力,这一“抽象”“具象”的绘画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绘画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有效路径
1、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由于高中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具有较重好奇之心的年龄,他们对生活中出现较少的色彩搭配,具有比较敏感的感知力,因此,色彩能够使高中生的视觉神经受到一定的刺激。截止到目前为止,知名度较高的美术作品,在色彩搭配方面大都比较讲究,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塞特·梵高为代表性人物之一。
传统美术教育教学手段注重高中生绘画的手法,怎样才能画得更真实,现如今美术教学手段更注重高中生自身对美术作品鉴别、欣赏能力的培养。将自然界中多元化的色彩进行合理的配搭,并逐渐提高搭配技术,使高中生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是现如今高中美术老师主要的教学目标由于高中生特殊的生理时期,所以他们的思维比较灵活,希望特立独行,因此,传统的美术教学手法,对高中生的思维成长造成厂严重的侄桔,而色彩教学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高中生将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呈现在人们面前,能够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的思维模式,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高中美术老师可以将梵高的作品作为美术课堂的范例,对学生展开色彩教学。在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将黄色系定为整个作品的主要色调,这其中中黄、土黄、柠檬黄的搭配使用,使画面给人一种缤纷的视觉感受,将梵高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高中美术老师还可以将色彩教学手法进行升级,比如对梵高的作品《星月夜》进行学习时,可以播放轻音乐《夜曲》,将学习氛围变得静谧、祥和,使学生能够沉醉其中,进而产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此时,美术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出心中感受的方法,厂解每一个学生对色彩配搭的理解程度。这种学习色彩配搭的教学手段,使高中生能够在比较自在的教学环境中,将自身真实的感受呈现出来。长此以往,高中生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造诣都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其独立的艺术风格。
2、色彩搭配的方法和窍门
高中学生在进行美术作画时,对于色彩的搭配以及运用,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窍门,根据相应的步骤来进行作画,这样才能达到层次分明,用色彩来突出作品重点的画面质感。首先,用饱满的色彩对于整幅画进行构图。对于高中生的色彩教学,一般应用写生的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找角度进行作画,之后通过不停的变化角度把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照下产生的阴影画出来,以此来做对比,才能让学生对于绘画色彩有了更加深人的理解。在这其中,学生先要对整个物体包括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先构建大框架基本轮廓勾勒出来,进而从中更加细致的绘问,明暗的过渡上一定要自然,不能过于生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把物体的明暗变化通过绘问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整体的色彩搭配也要相互呼应。
再次,根据自己的独特个性来问出独一无二的绘问风格。在作问时,学生一定要特别注意对于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整体色调有所把握,物体原色是一方面,周围环境色也是一方面,尽量保持一致,但又不能过于刻意,如果生硬的将两部分色彩统一,那么呈现出来的问面感会过于僵硬,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物体在当下环境中的表现形态。
最后,做好主次的划分。对于细节部分做好调整,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这要求学生在塑造物体的形象过程中,利用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走向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使自己问出的作品在色彩搭配上更加统一,颜色鲜明,色彩之间的过渡更加和谐自然。
3、增强学生对于美术色彩的捕捉能力
学生想要自己的绘画水平更上一层楼,就要提高自身对于色彩的捕捉能力,在绘画中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把不同形态的各种物体在色彩不一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对色彩的判断捕捉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绘画展现出来。学生在作画时一定要对色彩的搭配努力进行尝试。不断的探索中开发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色彩运用,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调和颜色的过程中用于尝试积极的做好色彩搭配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对于色彩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此外,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教学循序渐进的教受给学生,重点和难点方面做出更加详细的讲解,在学生拥有一定的色彩搭配后,要对学生作画水平进行层次化锻炼,用来培养他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色彩搭配的能力。
三、结语
美术色彩的教与学均需要与时俱进,总结中外前人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紧跟时代的步伐,感受新事物的生命脉搏,让名为色彩的艺术之花开在广阔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惠映清.关于高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探讨[J].华夏教师,2018,(36):30.
[2]李汝华.简析高中美术教学中色彩运用的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