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 邓芳
[导读] 作文细节描写在一篇文章中起着关键作用。

         邓芳
          南宁市文华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作文细节描写在一篇文章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具体,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因此,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对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通过提出指导策略,对细节描写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让学生可以完成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写出更有质量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作文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地方。在众多常见的不足中,有文章对细节描述不足,或对事物描写得不清不楚,或细节描写的主次有误,使文章的主题偏离等。下文将针对学生习作中细节描写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小学作文细节描写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文本,为写细节而写细节。
         很多学生在习作时,只懂得细节的重要性,未能使所写的细节烘托所要描述的对象。通篇没有对某一人物或某一环境、某一情节进行细致的描写,什么事情都只是点到为止。这样一来,行文详略不当,内容没有重点,成了“流水式”的文章。
         (二)细节虽好,但描写力度不够。
         学生由于缺乏对范例的积累,阅读积累太少,语言苍白乏力,如同厨艺不精,糟蹋了美味的食物一样,难以令人感同身受。
         (三)细节虚构,缺真实。
         很多学生写作文没有素材,又缺乏生活经验,千篇一律的现象十分严重。父母“大半夜冒雨背着发烧的我去医院”,同学“帮助生病的我补习”;老师“深夜批改作业”等,这些很大程度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没有自己真实的感受造成的。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策略
         (一)利用课文,体会细节
         小学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教师的教学要重视对课文的分析,不能脱离教材。例如可以对教材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赏析这些片段,通过反复地朗读,合理的想象,使学生对细节猫写的好处和技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引导的同时,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这样的顺序来教授,先是让学生对整个细节描写有整体的认识;然后再认识外貌描写,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加深理解;最后是按照这样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物细节描写中的其它类,指导写作训练。同时,教师还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描写所包含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等,注意区分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细节描写的金钥匙。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摘录片断,练习仿写
         在学生明确了细节描写的技巧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细节描写的片段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然后写一写自己对这一片断的体会,再应用相同的手法仿写一段话。学生掌握了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的描写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三)课外延伸,自主创作
光知道课本里的知识,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

由于学生的认知和写作能力有限,光是明确了细节描写的概念和小范围的仿写是远远不能提高整体作文水平的,还须从大量的名篇佳作中汲取营养。于是,教师可将让学生从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中再去摘录细节描写的片段。在摘抄之后,让学生针对自己所抄写的内容谈感受,学着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去品析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紧接着再来一段自己的创作。
         让学生从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中,用摘录的方法来训练对细节描写的判断力,日积月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启迪。学生在写作中,尤其是写人写事的文章中就会得心应手。
         (四)积累生活素材,丰富细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素材,再优秀的学生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生活也是细节描写素材的源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用心观察生活,才能丰富细节描写的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状物,都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作文才会言之有序、条理清晰。然后,观察所要写的人或事物的特点。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万事万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让他们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迥异之处,并抓住他们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这样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才会更具体形象。最后,要让学生捕捉典型事例。生活中的事例有很多,典型的事例才是细节描写的命脉。教师要教会学生写一篇文章不可面面俱到,所以在选材时,一定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或资料,或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才有以少胜多的效果。
         (五)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突破心理描写困境
         心理描写是细节描写的一大难点,学生对于外在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能够依托形象思维完成,而心理描写则对学生的情感输入与输出、心理变化关注与掌握能力有较高挑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心理描写困境,掌握心理细节描写技法,可以运用恰当语句和词汇写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将心理活动外露出来,积极表达心里所想,主动交流心理变化,切实提升学生心理细节描写质量。例如,教师发现有学生未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时,没有采取传统单一的批评方式,而是将学生的这次错误作为心理细节描写突破口,用亲切和蔼的语气与学生交流,使其说出心中真实想法,并引导学生将自己为什么没有写作业的心理活动尽可能详细写出来。对学生的心理细节描写,应予以表扬、激励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另一方面将错误变为宝贵的心理描写教学资源,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修改展示,闪亮细节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也是靠改出来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和写作能力有限,学生在完成一篇习作后,肯定有些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将细节描写得生动具体,而有些学生的细节描写则不明显,内容空洞。如何在习作后让学生的细节描写再度闪亮呢?那就要依靠评讲修改了。“玉不琢,不成器。”想要让玉器更精美,就要反复加工雕琢。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评改作文的形式,如学生自改、学生之间互改、师生合作评改等。学生的每一次课堂练笔,教师可从中挑选出几个典型片段,可以是细节描写很成功的,也可以是不成功的,在班上进行集体评议。把学生精彩的细节描写用多媒体展示,小作者范读这些作文,让其他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运用细节描写?好在哪?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么改?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精彩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共同学习;对那些写得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学生进行大力的表扬;还可以从较差的习作中挖掘一些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习作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先是分析了小学作文细节描写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脱离文本,描写力度不够、缺真实;其次提出了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细节,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摘录课内、课外细节描写片断,练习仿写;积累生活中细节描写的素材;引导观察细节,掌握事物的特点。通过指导、观察和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懂得观察事物的特点,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从而自如地进行写作。

参考文献:
[1]殷春丽.小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分析[A].湖北省孝感市《课外语文》教材教法.2019(12).
[2]王丽萍.于细微处见真情一浅谈小学语文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教学[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北京: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
[3]董彩辉.小学作文教学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J].阅读写作学周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