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媛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第一职业中学 6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对于服饰服装的审美需求变得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现代服装设计领域需要对自身设计理念,设计技巧,美学应用不断优化,而服装专业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自身文化视野,丰富自身文化底蕴,同时也要结合更多美术元素,如线条,构图,色彩,光影,材质等内容,提高自身设计水平。本文阐述了当前服装设计的需求内容,并针对如何让服装专业的美术教育更加高效优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美术教育;有效策略
引言:衣、食、住、行、用之所以服装行业会位列首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刚需品,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人,对于服装外形,材质,功能等元素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想要尽可能的满足客户需求,就需要服装设计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设计技巧,结合美学理念,美学元素,为客户创造出舒适、简洁、大方、实用的服装产品。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同样需要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各用人单位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结合美术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和美术应用水平。
一、当前服装设计的需要
服装设计对于国民的根本需求会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国民审美而发生改变。对于目前我国国民而言,想要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内心需求的服装,就需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服装面料和材质的要求逐渐变高,对服装品牌的认可程度更大,对于服装美学设计元素和文化底蕴更加看重。而这些元素也是未来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着重强调的部分,其中对学生文化素养和美术素养教育是当下改变我国服装设计师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服装设计美术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自身教学理念
首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从以往重视学生设计理论基础转变为既要结合学生基本功,让学生了解现代化服装产业的运作机制,具备相应自动化、程序化、精准化的产业思维。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美学教育基础,利用美术行业相关系统知识文化要素去填充学生的认知,将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日常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服装设计专业并不只是单纯的服装生产,更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设计理念,学会利用设计语言,坚守创造而非制造,创作而非制作的设计师心态。
(二)丰富学生文化视野
其次,想要丰富学生的服装设计美术元素应用,就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多媒体渠道将时下最为流行服装设计案例,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结合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来。并细致分析其美学要素和文化理念,针对不同案例所展现出的对材料、细节、设计的应用进行梳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点拨,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化元素结合到自身服装设计作品当中来,比如故宫和防晒服的结合,朋克风和旗袍的结合,科幻题材的汽车和服饰的结合等等,任何元素都可以灵活的运用到服装设计系统中。教师可以以不同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对文化的继承和衔接,加强对美术教育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三)重视课堂实践教学
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将其灵活的运用在服装设计环节。比如学生在学习石膏像素描的过程中,如何将素描的线条和光影结构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来,加强如袖口、垫肩、衣领等部位的立体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和实践,不同小组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裁剪方式,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服装设计款式进行表现。其目的在于构建灵活的美术知识运用体系,让学生能够熟悉不同风格、不同体型、不同功能的服装设计需求。
(四)学会运用现代化软件
最后,服装设计教师需要开设不同软件的学习课程,通过现代化的软件让学生更加便捷的进行服装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开展。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设计软件的功能更加强大,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笔触构建服装师的风格,还可以直接将各种文化元素符号液化应用到服装设计图当中。只需要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相应素材,就可完成相应操作,而这是传统服装设计教学环节所无法实现的。这种功能不仅可以让学生节省大量的材料收集时间也可以通过软件操作来进行多种尝试,是一种将美术元素和服装设计相结合最为便捷的途径之一。
结束语:综上所述,想要优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就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既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又要结合美术课程为学生设置相应学习目标,充分结合多媒体渠道,互联网渠道让学生接触最新最前沿的设计语言。另外教师还应该构建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体系,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实践性探究式学习。最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设计软件的应用,以提高其岗位工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东. 职业中学服装专业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14(04):124.
[2]刘元风. 服装专业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 美术观察,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