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邱卫卫
[导读] 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搭建

         邱卫卫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251907
         摘要: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搭建,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出生活中的场景、素材,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经验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是一门抽象化、微观化的知识学科,小学生对理性知识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很多教师在教学教学时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知识的特征,导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枯燥不堪,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主动性,导致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不理想。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明确小学科学的知识内容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应该将生活中存在的教育素材引入生活,拉近学生和学科知识的距离,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以此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主动性
         引言:近年来,生活化教学策略得到了教学领域的广泛青睐,一方面是因为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是因为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学科知识内容,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小学科学作为一门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科知识魅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奇妙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索兴趣和知识水平才能更好的掌握科学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而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认知科学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教学意义出发,提出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实施,教学理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逐渐开始从智育转变为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要求教师务必要摒弃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学观点下,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营造生活场景,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无疑是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有效手段。


         除此之外,就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得学生一直在被动接受教学,学习知识,不仅剥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忽略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只能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缺少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实践与空间,导致小学科学课堂黯淡无光,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严重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而言,它的内容是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的,如果只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加以对知识的实践,只会导致小学科学教学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实用性,也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落实学用结合的教育方针,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推动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二、小学科学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发问题。生活素材与问题相结合,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学习科学知识。例如,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我看看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对生命体的概念有初步分认知是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师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引入生活中的素材:同学们,你们在老学校的路上都看到过哪些树,找其中一种说说它们的特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想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场景,让学生形成多观察、多留意的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2.为学生创造直观的生活场景。教师应当积极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找到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直观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深刻感悟所学的知识内容。在进行小学三年级科学《观察水生植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水生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对水生植物有清晰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水生植物生活环境特点的理解。如果季节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水生植物的实物,让学生能够通过实物进行观察和学习,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这样一来科学学习变成了学生喜欢的一种生活知识的学习,能够赋予课堂活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到相关知识内容。
         结语: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知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手段。小学科学教师应当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并进行积极实践,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福鑫.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 名师在线,2019(01):45-46.
[2]刘洋. 浅淡“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50.
[3]冯莎. 探析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 亚太教育,2016(06):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