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刚
山东省阳信县金阳街道中心小学 251800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公民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于小学低年段学生而言,科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他们通常热爱科学,且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希望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去探索科学的真谛。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为时代所淘汰,需要小学科学教师积极进行课程设计,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低年段;科学课
游戏化教学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相契合,在小学低年级的科学课教学中融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数学化教学在小学低年段科学课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一、小学低学段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应运而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由于该课程中包含的内容范围较广,并且可以和不同科目之间进行衔接,同时即使该科目包含的知识范围较广,但是在每节课中设计的内容深度较浅,需要学生借助实验探究的形式,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把握科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小学科学课中,强调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然而,当前阶段,在小学低年段的科学课教学中仍然具有许多问题:首先,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由于科学课允许学生自行动手实践,因此学生对于科学课的兴趣较为浓厚,但是若在教学中缺乏课堂实践,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下降;再次,教师普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1]。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学段科学课中的运用
(一)探究活动课
根据《课程标准》,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探究式学习具有关键作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探究的概念较为模糊,只有经历多次的探究活动,学生才能逐渐建立对于探究的初步认识,慢慢了解探究的过程。
如果学生因为喜欢动手实践而建立了对于科学探究活动课的兴趣,就会导致学生的在探究活动结束后仍然沉溺于活动材料中,与教师的后续教学内容脱节。然而,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通常将重难点放在小组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通过“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等环节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基于此,需要教师在此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建立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小学生对于游戏的热爱是天性使然,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通过闯关或PK赛的形式进行游戏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游戏扮演中体会科学的乐趣[2]。
以教科版二年级下册“观察我们的身体”一课的教学为例,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身体进行观察,感受不同个体身体的差异。可以通过男女生PK赛的游戏,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让学生深入体会科学的魅力。
(二)思维提升课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十分喜欢研究型的课程,但是对于缺乏动手实践活动的思维提升课缺乏兴趣,导致注意力常常无法集中。针对此类课程,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3]。
以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天气”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中要求学生可以了解在地球中经常感受到的不同天气以及这些天气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不允许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天气的视频,进而引出课程教学。然后,可以通过匹配的游戏,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对视频中的不同天气和人们的不同表现进行对应,让学生学会区分天气,并且感受天气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由于“阴天”与“多云”的区分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对于这两种天气的区分。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内容的串联,可以将乏味的知识与生活进行巧妙联结。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加速学生的理解吸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结束语: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合理安排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有所收获,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由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都十分强烈,在科学课的教学中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煜青.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低学段科学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Z1):66-67.
[2]王彩仙.从科学到游戏,洞见趣味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9(33):53.
[3]林华.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3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