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课本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加永曲措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去这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永曲措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柴维乡多拉多村小学  854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去这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注重课文细节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整个课堂氛围的活跃提供重要的动力。同时这种课本剧的使用,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供一种新型手段,在对一些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课本剧的具体含义及特点,结合实际案例来指出利用课本剧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希望给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借鉴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本剧;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
         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课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所以课本剧就是只在学习过程中,将课文中的具体故事情节进行保留,并且要加入一些戏剧化的特点,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表演,从而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一、课本剧的特点
         课本剧是依照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修改的剧本,因此必须要保留课文元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只是运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加以渲染,让人物情感表达的更加充沛,让学生的感受能更加直观真实,所以课本剧的主要特点有。
         1、时间和空间的高度集中
         首先,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上一定要契合原课文,要根据原来课文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安排,不能随意修改时间和空间,如果修改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那么就可能失去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就无法就无法真实的还原当时的故事情节,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一般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都有自己鲜明的主题,一般这类故事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性的弱点或者社会的黑暗,所以我们在进行课本剧的编排时,一定要紧扣课文的主题,将课文主旨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加以升华,并且要将这些内容最大程度地展示给观众,那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领会所反映主题的内涵。
         3、人物语言风格鲜明
         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其中的人物性格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人物的语言特点,都可以反映其性格特点,因此在课本剧的编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物语言风格的区别,不同的人物,性格会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要将这些人物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区分,从而更加深刻的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内心情感。如果在课本剧的编排过程中,将所有人物的语言风格都保持一致,毫无特色,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契合人物形象,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课本剧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以《小英雄王二小》为例分析如何利用课本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下面就以这篇文章所改编的课本剧为利来分析教师如何利用课本剧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1、选择课本剧
         《小英雄王二小》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王二小是一名共青团员,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一边在山上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勘探情报,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发现王二小,要王二小带路去找八路军,王二小假装听话,将鬼子带到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鬼子发现后残忍的杀害了王二小,八路军战士奋勇战斗消灭了所有的敌人。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学习王二小的英勇精神,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自我的壮烈行为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因此选这篇文章作为课本剧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2、阅读课本剧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其中的一些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这些课本剧的基本内容给学生通篇朗读一遍。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就可以听到教师的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在听教师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一些不会的字进行拼音,在这过程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做笔记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注意力集中。
         3、编排课本剧
         在课本剧表演之前,要进行课本剧内容的编排,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可以自主形成学习小组,将自己小组的意见汇报给老师,老师对各组的意见进行汇总,删选一些情节,从而编排出大家所公认可的一些故事情节。
         4、排练课本剧
         在安排学生进行表演之前,教师要将各个人物角色进行分配,皇帝的新装,这一个课本剧中主要的人物有王二小、鬼子还有八路军战士。教师根据学生能力,以及个人意愿来安排不同的角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一些服装道具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人物形象。在安排完角色之后,要对主要的角色人物进行表演之前的培训,比如说对王二小的表演者,一定要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王二小所说的一些台词,注意语气和说话方式,在表演之前,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在这一培训过程中,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王二小说话时要表现出高度的无私精神和奉献精神。鬼子说话时的动作和表情要凶狠,而八路军战士则应该表现出勇敢和坚强。
         5、表演课本剧
         教师可以将这些台词进行二次朗读,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并且教导学生如何利用语气的抑扬顿挫来表现人物性格。在进行多次排练之后,可以将学生集中到一起,在课堂上共同表演这场课本剧。
         6、评价课本剧
         在课本剧表演完成之后,要对每个人物的表演进行评价,并且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如何。以及找到人物性格的一些特点,并说明自己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的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
         7、感悟课本剧
         在这里相互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吸取其他同学的一些有益经验,从而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更加有效的课文理解方法。布置学生去写观后感,在写观后感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听完学生评价和经验交流之后要进行一些具体细节的总结,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语,并对这些难懂的词进行二次解释,让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新的词汇。同时对于一些生字的教学应该在黑板上进行,分析生字的结构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进行练习,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让学生来上黑板听写。通过这种先学后练在检查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字,从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最后学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一些主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文所要反映的一些现实情况,比如说通过人物性格的分析来显示出文章,所要具体反映的一些主题,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在进行最后总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概括能力。
         结语: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给每个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尽量发挥自我,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之中,在课本剧表演完成之后,教师要进行及时地总结,让学生不仅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乐趣,在整个过程中也要有所收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听到自己以及同学的对话,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自己也担任其中某些角色的表演,可以接到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将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内容以及词汇进行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应用,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想到这些曾经学过的词汇。从而可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本剧的运用,也为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手段。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课本剧这样的表演手段,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文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J].学周刊,2020(03):63.
         [2]解春华.试论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67-68.
         [3]邵英华.依托校园展示舞台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J].名师在线,2019(12):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