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下人工智能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图尔迪麦麦提·吾普尔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改善

          图尔迪麦麦提·吾普尔
          和田地区第一中学              8480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改善,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介入,我们的衣、食、住、行照比以往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而其中,教育行业经过自我调整强化,产生了很多新型课程,例如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认知,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将分析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现状,阐述通过课堂教学引入以及组成合作小组等教育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工智能;高中教育;信息技术;实践探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集研究、开发、模拟、延伸为一体的技术科学,与互联网区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连接性,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可以高效的与我国各行各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其得到高速发展,焕发全新生机。因此,在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将其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结合,可对学生的学习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学生在激发自身学习意识的同时还会生成相应的学习模式,而教师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有效的启发,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一、    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现状
(一)、教师及家长未能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在我国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快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中,忽略了多角度、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在授课中以常规的书本教学以及大量布置相关习题为主,导致课堂授课氛围“枯燥”、“无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而在家庭教育中,几乎所有家长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物质生活的供给中,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由于高中生接近高考的缘故,很多家长对高中生进行严格的监控,限制了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延伸性。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未进行有效教学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仅停留在书本化的知识中,无法多角度有效的调节学生的思维体系,建立相关的学习方案。且教师在授课中,受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充分有效的对学生强化信息技术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导致学生以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使教师的教学方案无法有效进行渗透[2]。
二、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的意义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在人工智能的核心区域中,“人工”以及“智能”使其最基本的内容。

在人工智能领域,思维、意识、自我认知等均是人们需要毕生研究的科目,通过模拟人脑进行思考、计算、学习以及规划等,可以有效提升相应主体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力[3]。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的效果
          在教学中融合人工智能,可以有效的调节课堂授课氛围,帮助教师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强化教学。在将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后,教师可以制定一系列专业的教学计划,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教学,学生思维的认知感、联想感、想象力等学习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对于教师的整体教学方案有着极为重要的规划作用[4]。
三、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
(一)、在教学中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引导式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效结合人工智能,最好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关于人工智能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引导教学工作,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于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达成教育目标[5]。例如教师可将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优势、相关为文献记载等以图片+声音的形式制成相应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进行播放,通过教学课件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成教师的教学效果。此外,也可以根据“Python”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使其了解到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效率,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联想空间,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组建学习小组巩固教师教学成果
          与英语、语文、数学这些基本科目来讲,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较为开放,对于学生来讲具有极高的学习自由性以及开放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高中生的自我学习意识,组建相关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可以进行高效学习。例如教师可将学生以8-10人为一组组建相关的学习小组,布置课题,可参考“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高中生以PPT的形式开展,阐述人工智能诞生的意义,以及为我国技术带来的相关影响;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结合人工智能提出相关建议,例如二者融合进行高效教学,或如何搭建相关智能平台,完成教师的自动化一体教学等。通过合作小组,高中生不仅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高难度学习任务,还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形成自身的学习计划,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发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着非常高的改善,同时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极为有效的辅助作用,与我国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高度吻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师需要分析高中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摒弃以往常规的教学方案,将人工技术与之充分融合,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渗透率。同时人工智能的加入也将对教师的教学方案起到有效的革新,对于调节课堂授课氛围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便于教师进行后续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合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提升高中生该门课程的知识水平,还会对其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教育,为其日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卢贶.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0(4):127-128.
[2]孙红.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J].新课程·下旬,2019(5):114.
[3]杨小银.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世界,2019(7):88-89.
[4]陈秀芳.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2):237-238.
[5]冯文果.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测试,2019,409(04):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