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
浙江省江山实验小学 324100
【摘要】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学生建立概念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个基本形式。概念形成主要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出发,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许多的概念,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但由于数学的缜密性、逻辑性,它又高于生活,精于生活。
【关键词 】概念教学、周长、概念形成、
正文: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学生建立概念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个基本形式。概念形成主要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出发,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许多的概念,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概念同化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获得新概念的过程。
“周长”的概念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将它置于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之后,目的是要为将要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作铺垫,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再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说是既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精于生活。
尽管孩子们在学前,已经对“周长”这一概念有所了解,或者早有耳闻。然而,熟悉的未必是熟知的。从教学过程上看,孩子们往往容易把它和“面积”这一概念混淆。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为后面的测量周长、计算周长以及周长的应用做好铺垫。同时也为日后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打下伏笔。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营造良好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学生能准确而直观的认识“周长”,我以“小昆虫围绕树叶跑步比赛”为主线设计了本节课。整节课,我通过动笔描一描、动手指一指、小组活动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一、三管齐下:尊重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充分感受“一周”的概念。
在理解“一周”这个过程中,我分三步完成: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小蚂蚁爬树叶”
感受实物图形“一周”的概念:
2.通过“数学书封面”这一实物图形的
平面图感受“一周”的概念:
3.通过抽象的平面图形感受“一周”的概念,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动笔描一描的形式,充分认识“周长”概念中的“一周”。
这三步过程,尊重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先从实物引入,再由熟悉物体的平面图形第一次尝试描出,最后通过抽象的平面图形加以巩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观念以及模型思想观念。
从效果上看,学生经历从“实物中体验周长”,再到“熟悉的平面图形描出周长”,最后“从抽象的平面图形中巩固周长概念”这一过程,其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的效果是不错的。孩子们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周长是什么,能基本达到理解和认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操作意识,在活动中理解“长度”知识,培养测量能力。
第二环节,通过动手指一指,小组活动测量的实践活动来巩固和理解“周长”。这一环节,通过小组活动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让学生充分理解一周的长度,并在测量活动中,体验方法多样化,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这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无限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其实,在揭示出“周长”的概念其实就是“长度”后,学生们才算对周长有了最本质的体验。为什么要学周长?本质上,是为了研究“一周的长度”,而不是其他的。这个时候,学生自然而然的明白,周长的概念,不仅仅是“一周”,还必需是“长度”。
三、利用“周长”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学生利用所学的周长知识,解决问题。在格子图中呈现三个图形,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方式计算出图形的周长。同时,也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体现方法多样化。
也就是通过这样的练习,才会发现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留有遗憾。而根据学生们练习反馈上来看,学生对于画在格子图里的平面图形的周长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也许是受格子图的影响,有较多孩子对于这类图形的周长的理解,就是直接数格子,这就和面积混淆了,特别是第三副图。这其实也是有些思维定势,学生较早接触格子图,就是从数格子,比较图形的大小开始,而之前的比较图形的大小,其实就是比面积。所以,看上去简单而熟悉的一幕,却在这节课上,起了“负迁移”的作用。
一节概念课,如何才能更好的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概念?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对他们进行空间观念的启蒙教育要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但是这种感性认识又必须向理性认识升华,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生活经验的积累,对概念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源于生活的“周长”的概念,又不仅仅只是生活中的那样,它还有着其数学味。它更缜密、更科学、也更精细。这样的概念课的教学,才是最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