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杨崇旭
[导读]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班风建设

          杨崇旭
          浙江省龙港市青华学校  325802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班风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优质的班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综合素养,形成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班级文化是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一项重要的环节,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不断地推进学生们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班级文化就是需要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使全体成员能够拥有共同的班级目标和学习理念,不断的创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一种潜在的素质教育课程,可以不断地突出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此外,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也是一种教育活动,不是传统的道德说教,也不是严格的绝对服从,而是能够给学生们进行润物细雨声的学习,引导每一个孩子可以正确地树立起人生观念,更好地将社会主义价值在班级进行传播。
          一、初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指的是班级内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通过几年的共同学习和相处,形成共同遵守、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体系、道德品质准则和精神风貌,是班级整体的人文价值观念形象特征,能体现班级学生成员的道德素养、人文风貌和人格发展态势,它作为班级的人文层面认知,是班级间各不相同的运行策略和指导思路,渗透了每一名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和行动中。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和体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格开始逐渐发育完善,而初中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将在此度过三年的学习时光,与同学、老师相处和见面的时间也不输于在家和父母亲人相处的时间,故需要教师和校方在这个关键时期着重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其关键途径之一就是进行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以期引领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风貌和精神文明风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智识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启发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除此之外,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学校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守规、人人参与的良好精神面貌,营造良好的治学氛围,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1、更新管理方式
          全面更新管理方式,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发展的前提所在。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组织教学工作应当照顾到学生的成长,照顾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取得学习的突破。引入新的班级管理方式,配合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更新的,应当是管理方式的相应更新与发展。在具体教学组织中,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带入其中,找到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实现日常教学的全面发展。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是班级每个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非是单纯地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应当尝试将学生、各学科教师都带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体系,推动文化的塑造。

在组织中,不仅要将班级文化建设应用于主动地尝试,也要学会借力,借助当前的教学手段、借助当前的教学方式,以达成发展,推动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全员参与的活动所在。
          2、通过德育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维
          在班级教育这个广阔的大平台上面,只有不断地运用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够不断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而建立起符合班级特色的教育环节。德育渗透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开展,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主题班会当中,通过播放具有革命气息的老电影和讲述中国未来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们可以从日新月异发展当中感受到国家强大的力量,从而为自己树立起一种更加高远的发展理念。除了爱国主义和人生观念的渗透,老师也可以将班级文化建设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们从细节之处来发现人生哲理。
          3、建立科学管理的班级制度
          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核心是营造一个欣欣向荣的班级文化氛围的,这种欢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们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老师要适当的利用弹性手段和鼓励手段,坚持文化建设当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能够与班级同学一起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长期计划,把班主任的基础性工作变得更加的人性化。在文化建设当中,老师也会遇见各种各样琐碎的问题,但是班主任一定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先针对主要矛盾进行着力的解决,再用一分为二的发展观念去看待学生所出现的各种小毛病,可以给予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有几个方面是绝对不可触及的。第一,要严格的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避免学生出现不良现象。如携带管制刀具、在校抽烟、打架斗殴、逃学旷课等,对于这些行为要严格的限制,坚决的打击。第二,对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行为要坚决杜绝如,课上玩手机、课上睡觉、不写作业、消极上学等行为,教师要坚决的杜绝,及时的解决此类问题,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事情要积极鼓励,教师要在班级管理制度上给予学生帮助,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教师要在制度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有益活动等给予支持,积极的鼓励学生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4、采用合理的沟通模式,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
          文化建设是基于学生们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开展的,很多初中生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面临着很多烦恼,尤其是在青春期会形成敏感的心理,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观察,当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举止出现异常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与每个学生进行正确的交流,通过积极向上的话语来排解他们心中的烦恼。
三、结语
          在当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构建成长的文化环境及氛围,以促成学生的学习成长、习惯养成以及学习能力的全面达成。初中班主任应当严格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畅.初中班级文化构建初探[J].文理导航(中旬),2018,(9):96.
[2]吴习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J].各界,2018,(22):145,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