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初中思政课“五育”素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王志平
[导读]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思政课教师,

          王志平
          澄迈县教师研训中心  571900
          
          【摘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思政课教师,必须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初中思政课“五育”素材,在教学中将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素材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思维,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具有“五爱”品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五育并举;挖掘;融合;学科素养
          一、“五育并举”的内涵及要求
          德育就是教材中起到对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必须突出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因为德育教育对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情感,在教学中不能实施说教,而是应该通过具体的素材,通过体验、感悟提升道德情感。
          智育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学科课程知识,为将来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智力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将课程知识点融入到具体事例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思考、推理、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热情,自觉主动融入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保障,
          体育就是坚持体育锻炼,成为一个充满阳光、健康的青少年。在实施教学中,特别关注体育方面素材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身心得到锻炼,分享体育的美感和力量。
          美育就是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教材中有很多的美育素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索,通过美德熏陶,陶冶学生的心灵、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田里自由的生根发芽、成长,懂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劳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业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劳动,比如在学校体育课积极参与训练,在家中帮家庭打扫卫生、做家务,利用周末时间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青少年学习应当积极参与的劳动,在劳动中既得到锻炼又对自身学会生活技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活用“五育”素材,落实素养,全面育人
1.德育为先,培育学生爱国情感
          在讲授《维护国家利益》教学过程中,将社会新发生的热点问题:“香港暴乱”事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展示材料:香港暴徒在香港发起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运动,攻击车站、机场、干起“打、砸、烧”勾当,及时向学生提问:1.香港暴徒的行径给香港人民生活带来何影响?2.你对香港暴徒的行径如何看待?3.如果你是一名香港中学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4.如果你做为国家领导人,如何平息“香港暴乱”事件,请你出谋献策?通过引入时政热点事例,激发学习思考、明辨,让学生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越来越重要,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统一是青少年的职责所在,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径;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祖国才能的强大安稳,繁荣富强,国家的发展成果才会馈给人民,人民才会共享幸福生活,从而更加坚信党的领导、更加拥护党的领导。
          2.智育为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
          没有知识的成长是乏力的,只有丰富的知识底蕴才能行走的更远。初中阶段,学生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新知识孜孜以求,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感。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精心备课,在授课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入生活中学生熟悉典型事例和时政事例,结合思政课教材,通过情景案例设计,采用启发性、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既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又在德育情感方面得到升华。

作为师者,要坚信学生德育和智育水平发展好了,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为祖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体育为本,塑造健康的体格
          健康的体格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保障,我们就不法面对未来复杂的生活或工作挑战和压力,幸福的生活就会离我们远去,更谈不上为国奉献。在讲述《生命的思考》一课,引导学生思考:1.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什么?2.生命的价值是什么?3.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思考,有价值的生命需要什么作为保障?有引导学生层次分析,懂得在有限的生命历程做出无限的奉献,才能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格。
4.美育为陶,净化心智
          美育,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感悟美,从而引发积极向上的情感。美育的事例,在初中思政课教材中都有表现。如《成长的节拍》,通过学生对人一生成长的历程的思考,感悟成长的青春美;《友谊的天空》、《师生情谊》,通过学生回顾日常同学间、师生间的交往,体验同学之间和师生交往中的纯洁的友谊和情谊美;《生命的思考》,就是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美的思考和探索。教材中美育的事例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主要是通过有效教学,深入挖掘隐藏在教材内涵的美,让学生分析、思考,领悟美育的作用和意义。
5.劳育为美,牢记“我劳动,我光荣”初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注重教育实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走向未来的少年》这一单元,主要是讲述毕业后初三学子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话题,每对未来,每个人都要有谋划和打算,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如何实施?我要做哪些工作?对社会有何贡献?这些都是摆在初中每个毕业生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今后对人生如何走问题的思考,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习思考,明白劳动职业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只要爱岗敬业,积极奋斗进取,有奉献之心,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树立“我劳动,我光荣”情感。
          三、结语
          初中思政课教材中具有“五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设计,要特别关注“五育”素材和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巧妙地实施教育,着重培育学生在热爱祖国、自尊自信、开拓创新、坚强意志、团结合作、具有强烈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等在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全面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欣然.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2.罗燕芬. 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 教育导刊,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