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娟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爱群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内容,高质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所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必要和重要的,而“读写结合”则能够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使得阅读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理应得到重视及关注。对此,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及教育经验,分析了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及措施
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不仅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还包括语文阅读、语文写作等教学内容,其中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高质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推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故引来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高度重视。相关文献显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读写结合的重要性。所以下文先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然后在该基础上分析了读写结合教学措施。
一、重要性
第一,能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因为读写结合需要坚持“学生为主”原则,将课堂时间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故营造了师生平等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第二,能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本身就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整合,即阅读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阅读经验及写作素材,并完善阅读及写作技巧,最终强化阅读及写作能力[1]。第三,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核心素养,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读写结合不仅能够应用于常规的阅读教学中,还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阅读文章教学中,诸如文言文类型、说明文类型、记叙文类型等,其中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并强化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阅读理解及知识应用等能力得到提升。
二、措施分析
(一)在图文解意中应用读写结合
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语文学习情况选择阅读教学内容,然后基于教学内容收集读写结合教学资源,并整合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案;其次,要图文解意与“读写结合”,以丰富和趣味化“图文解意”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并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及记忆。
(二)在批注式阅读中应用读写结合
很多老师都习惯性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指导,即学生阅读后老师以批注的形式指出问题,或者指导学生通过批注的形式划出重难点,以便于阅读理解和分析。对此,可以将“读写结合”应用到批注式阅读中,让学生将阅读中的经典句型、段落等以批注的形式标出,然后记录到自己的学习本上,以加深对阅读理解的同时,积累写作经验及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2]。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注释文中的重点字、词,然后分析和仿写文中的句子、片段,以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利用读写结合构建课堂情景
首先,根据阅读教学内容选择写作训练重点。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可以关注人物对话的描写;其次,立足学情,将生活情境融合到读写结合教学中,以增加读写结合教学的生活化、趣味化及实践性,从而构建趣味、生动、形象的课堂情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3]。
例如,在对文言文及古诗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生活情境图片及视频,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化、直观化、趣味化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课堂情景。然后在该基础上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以此加深学生的文言文及古诗的了解,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四)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开展读写结合
首先,老师要重视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来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其次,在课外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阅读经验,并积极在阅读中仿写各种经典语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并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等[4]。
例如,在教学完《秋天的怀念》后,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文章,诸如《我与地坛》《合欢树》等,并要求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者段落,必要情况下还可以注释上自己的理解,以同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及喜好,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并鼓励学生仿写,以实现读写结合,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
(五)在课后作业中增设读写结合方面的训练
这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结束后不能只向学生布置基础知识方面的课后作业,还需要布置阅读及写作方面的课后作业,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另外,课后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抄写和默写、背诵等,来学习阅读文章中各种重难点知识,诸如经典词汇、短语、谚语、歇后语及段落等,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理解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及经验,最终强化写作能力[5]。
例如,在教学《长征》时,可以在在课后阅读、抄写和背诵,甚至还推荐毛泽东相关诗集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抄写等,以巩固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同时强化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结语
总之,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阅读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故必须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通过上文分析了解到,读写结合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这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及目的相符,所以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都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有效应用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此来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同时还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旦正草.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2020,(33):293.
[2]张腊梅.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J].读与写,2020,17(21):16.
[3]赖艳蓉.读写联动,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读与写,2020,17(21):84.
[4]寿蒋洁.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0,(16):63.
[5]赵林莉.小学“阅读与写作”高效课堂建构策略分析[J].读与写,2020,1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