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潘桂兰
[导读] “一起作业”它是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潘桂兰
        厦门市梧侣学校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361100

        摘要:“一起作业”它是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后文简称“17平台”)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新兴的教育教学技术,进行更为高效的备课,它与课堂教学设计巧妙结合,运用其中的功能和优势——课前预习,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实时反馈,丰富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一起作业;小学语文;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1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于是信息科技普及也就成了各行各业的必修课,信息科技大潮席卷整个社会,大数据,网上购物,网上培训,越来越多适应教育为教育服务的信息科技及手段逐渐走进学校,走进教室,走近教师。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科技营养液。17平台,是以学社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于预习、教学、作业、辅导、测评等各个环节,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K12智能教育平台”。117平台作为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实践,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颠覆了传统课堂“老师说教,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
        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即可巧借17平台的功能及优势,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层次,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巧借预习空间,了解课前学情
        《礼记》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如果能做好课前预习,对语文教学的开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利用17教育科技中的布置作业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作业,如识字跟读、课文朗读、课文背景等,发布到微信群提醒作业。学生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登录17作业学生端,就可以看到预习作业。学生就可跟着17作业的老师先认识生字并跟读生字,每读完一个字,系统都会自动给予学生星级评价,最好的3星,需要重新读的会提醒再来一次。课文朗读是分自然段进行的,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星级评定,时时鼓励并正音。教师端可以通过检查作业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批改、给予学生鼓励及学豆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对课堂教学做好预设。
        如,我在执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1、识字跟读:认识生字,跟读生字,读准字音“锋,雷锋的锋,形声字,左右结构金字旁,点击录音跟读”;2、课文朗读:选段跟读,看视频跟读,读通句子,熟读诗歌。3、了解课文背景,预览视频进入托比同步课堂,托比就会带着学生了解雷锋事迹,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有图有声音的电子设备有着天生的好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当他们接触到这样不同以往的课前预习作业时都是满心欢喜。正因为有了这份好感和兴趣,学生都会期待我给他们布置17预习作业。这样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一项作业,可想效果肯定是不错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
        二、巧借17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1因此,我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充满童真童趣,天真好奇,于是巧借17平台设计情境游戏,把学习巧妙融合于玩乐,让学生喜欢并乐于参与。
        识字写字时第一学段的主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第一学段学生“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
        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借助17资源给学生设计识字游戏,使识字成为一种乐趣,丰富识字教学。如在执教识字单元《神州谣》认识“州、华、涌、峰等”生字后,我便借助17资源把生字设计到游戏模板中,它们摇身一变,变成打靶、敲蛋、开花、过河、摘果子、开火车等游戏,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样认读生字就不再是枯燥的、静态的,这样掌握生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三、巧借课后作业,夯实语文知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我们知道,及时的练习和巩固是非常重要。课后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217平台有一个亮点功能就是每一课学习完都有及时的练习,比如字词讲练、字词运用、字词拔高、阅读训练等练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练习可以供教师自主选择,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自主选择练习重组,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练习。
        如在执教《开满鲜花的小路》后,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性及趣味性,我登录17教师端布置作业,选择课后作业,推送了字词讲练中这样的一道连线题,人人动手操作并提交。
         学生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正确率、错误率及人数的统计,我再进口生成的错误答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的小路,什么的礼物,词语搭配可不可以互相替换?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继而帮助他们理解到准确使用动词的重要性。
         四、巧借小测练习,实现实时反馈
         教师们都遇到过教完一单元或者面临期中期末复习时,学生对复习已经上课过的课文、学过的知识、认过的生字总是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因此帮助学生复习看来乏味、无聊的字词成了教师较为头疼的难题。其实,结合17平台小测练习,不但可以使复习变得好玩有趣,还能帮助教师实现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7教育科技小测功能优势,试题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编入小测单,也可以联系17教育科技管理负责的老师,邀请专家帮忙命制小测单。更为强大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在线上测试,打破了常规统一在教室由老师检测的模式。而且测试结束后,系统很快就能向学生反馈答题情况及得分,更为刺激的是得高分的还能能到老师的学豆奖励和光荣榜,所以学生很乐意参与测试。教师能根据系统提供的小测报告,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测试的得分率,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及个人,题目的得分率,哪些学生失分了。有了这样的时时反馈,教师就能更为轻松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引导学生对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就能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教育教学科技化、信息化是当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融合,让我们师生看到了令人可喜的变化,让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学习语文变得有趣快乐,实现了以往达不到的教学可能。
        17教育科技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态度的转变,还使教师对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也有了大大的改变。不仅能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变成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还能帮助教师进行高效的备课,丰富教学课堂、提供实时反馈,提高教学效率。当然,笔者在本文中列举的仅是17平台的部分功能,许多功能只有经过教师积极有效的思考和研究,才能更为巧妙地与语文教学融合,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语文教学增添光彩,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百艳. 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孙华. 培养学生学习力的艺术[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No.239(10):121-122.
3.潘春珠. 汉字学在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No.132(12):68-69.
作者简介:潘桂兰1986.4,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福建三明,职称:二级小学语文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厦门市梧侣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