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关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新出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苏喜源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喜源
        广西省防城港市上思县思阳镇第二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  5355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在发生着不断的转变,从传统的教师方式、教学理念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为未来的长远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核心素养关照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开展想寻求课堂务实发展。所谓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科目的核心素养是从不同层面来划分的,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部分的特点以及重要性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尤其需要重视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尽早养成良好的倾听、清晰的表达、熟练的阅读以及娴熟的写作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并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不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进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语文真正发挥其优势。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的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材表面,将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后便直接开始课后作业的练习,没有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延伸和扩展,这样不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同时也无法帮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有的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无法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业的压力下难免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推进的机会,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等途径,不断完善语文科目的教学,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果真正得以体现。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的教学大多围绕教材进行,课文都是语言精美、用词精湛、情感深厚、意义深刻的文章,值得教师进行深入挖掘,并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索,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不断的增强。例如,在教学课文《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黄山的景色,同时将黄山上形态各异的石头进行特写展示,这样能够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引导学生更投入地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黄山奇石”的形态,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投入情感,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进行欣赏,同时说明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以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再次阅读时,其学习方向会更加明确,指引学生通过文章表面的文字去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全面的把握,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组织合作探究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未来难度更高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不断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进而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课文《赵州桥》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在课前进行课文的预习,了解课文讲述的基本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需要通过阅读、交流、探讨等方式,归纳出赵州桥的相关信息,如设计者、建造时期、基本形态特点以及作用等,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如表格式、菜单式、叙述式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出关于赵州桥的信息,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强化,进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参与团队项目,同时还能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享受成就,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
   三、积极开展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完善的思想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同时还能树立良好的品格。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将思想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增强道德品质。例如,在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将课文中描述西沙群岛“富饶”的语句进行标记,然后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相关视频,这样能够使学生看到更加生动、形象的西沙群岛,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与延伸,除了西沙群岛,我国还有许多其他的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是我们眼中美丽的风景,同时也是国家和人民拥有的宝贵财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长此以往,学生的爱国思想能够得到不断的强化,是进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更多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深入挖掘教材、丰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才能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红慧.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40-43.
        [2] 朱珠. 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7(06):21-23.
        [3] 柯玲玲. 试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7(10):17-19.
        [4] 姚银枝.?语文 语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J]. ?宁夏教育.?2017(06):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