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
辽宁省凌源市三十家子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小学生接收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日益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不仅仅因为语文是一个国家母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超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身,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渠道。那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的主要阵地则是小学语文课堂,因此关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最应该关注的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益必须先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入手。
一、开展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1.巧用翻转课堂教学思维,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与联系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效率也是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还应该巧用翻转课堂教学思维,让学生提前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并结合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语文教学辅导。比如,老师在进行《晏子使楚》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对晏子使楚过程中所面临的外交困境与应对方式进行汇总与理解,找出其中的语文思维关键点与语文实践意义,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意识
语文内容与实践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还应该主动结合生活情境来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拓展,帮助学生运用生活思维以及生活经历来加强对语文内容的零距离理解与掌握,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比如,老师在进行《珍珠鸟》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讲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使得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情感倾向和语文教学内容之间形成良好的对接与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一)走进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长期“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让一些老师习惯高高在上,不愿意主动的去亲近学生,关心学生。而学生也畏惧老师,和老师有很大的隔膜,他们不愿意主动的在课堂上发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别的同学分享,看见老师绕道走,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只有老师先主动地走入学生中间去,让学生感受你的关爱、善意,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主动积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想亲近学生,教师首先要具备亲和力,而微笑无疑就是增加亲和力的最佳武器。
一个有亲和力的语文老师一定是经常面带微笑,微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暗示和感召作用,如果老师经常用微笑鼓励学生,感染学生,相信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看到老师那颗博爱宽容的心,从而也会以热烈的情感来回应老师。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在关爱中找回学习的信心,重燃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把学习当作是苦痛的折磨。每个学生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教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并且要善于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和能力在教学中提出自己的教学期待。
(二)利用创建情境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创建情景模式是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将书本知识用创建情境模式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应在进行教学前一天安排同学进行预习,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总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一共遇到了哪些动物。在课程教学当天,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的动物面具,选择在课上积极回到问题的学生扮演文中的一种动物,并按照动物在文中出现的顺序安排学生在台上进行课文内容的表演。通过学生在课堂上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入与创新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课上积极融入信息技术,使得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打破传统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沉闷,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状态。例如,在教《海底世界》的教学时,可根据本文教学重点,即掌握文中描述海底世界的修辞手法,对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在课下学生可通过学校局域网或其他多媒体手段对自己感兴趣的海底世界进行资料搜集,在课上进行展示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根据学生表达情况进行点评、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语感的同时更深化了对课程学习重点的强化。
(四)仔细推敲,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
教师问的好也是教的好的一个方面。教师在提出某个问题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其价值,能否启迪学生思考,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对突破文章重难点有帮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问题无数,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会设置很多问题,学生频繁的回答问题丝毫没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而让他们陷入听觉疲劳状态,以至于无法辨别课堂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精选一些典型的、对突破重点难点有帮助的问题,让学生在少而精的问题上集中注意力,开拓思维。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五)提升教师创新与自身素养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教师创新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课程创新程度。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自己课程教授中存现的不足进行反省,并运用创新手段对自身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进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语文教学要求,采用多样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与参与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综合性语言技巧,使得语文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