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周小芹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周小芹
[导读] 小学生比起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加活泼、开朗、活跃等特征
        周小芹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京博希望小学  
        摘要:小学生比起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加活泼、开朗、活跃等特征,因此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当依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结合快乐教育理念进行。本文旨在深入探析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快乐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教学方法研究;小学语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课堂气氛不良,枯燥无味等情况,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潜能,快乐教育理念亟待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一、快乐教学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寓教于乐是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备受重视的事情,快乐教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期望和追求中应运而生。不同的学者对快乐教学理念的解释和阐述有所不同,但是究其根本宗旨,均是强调快乐教学、寓教于乐的重要作用。快乐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快乐教学理念的特点有很多,大致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就是愉悦性;愉悦性也是快乐教学理念的根本特征,指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心情都要保持愉悦,其中课堂气氛的愉悦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感受。快乐教学理念的第二个特征是实践性;任何一个学习理念都是属于理论知识的范畴,具体的影响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快乐教学理念也不例外。快乐教学理念的第三个特征是开放性,开放性指的是课堂的互动形式,快乐教学理念打破了原有了“灌输式”授课模式,强调师生的互动。快乐教学理念的第四个特征是发展性,该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快乐教学理念的第五个特征是和谐性,和谐性是指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快乐教学理念让师生能够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更加和谐友好的相处。
二、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师生关系不和谐,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已经大大增强,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师生关系不和谐这一问题,在诸多问题之中尤为突出。老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质量。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很难只集中于知识本身,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这一问题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今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仍然是老师十分严肃、学生对老师除了尊敬之外又多了一些惧怕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之外,一些教师不能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
2、课堂气氛沉闷,缺乏趣味性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趣味性的现象。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不能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甚至在讲课的过程中呆板地朗读和重复书本中的内容,这种现象是十分可取的。
3、“灌输式”教学现象严重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早已经不适合于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小学语文课堂仍然处于这一局面。一些小学语文老师一味地占据课堂的主动性,不留给小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这样的授课方式小学生是十分难以接受的。小学生是最为天真活泼的群体,他们的课堂不应该是如此乏味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更不应该是如此一成不变的。


三、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1、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课堂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要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小学生在学习时充满趣味,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教学语言不仅包括肢体语言,还包括小学语文教师的讲课用语。在讲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适当运用一些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充分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在教师的讲课用语方面,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就是充满趣味的,许多知识本身就不枯燥乏味,且语文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的知识更是十分生动有趣。因此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小学语文老师应当适当的运用一些有趣的话语,运用一些和孩子们一般具有童趣的语言,和孩子们产生共鸣,让孩子们想学、爱学、乐学。在讲课时,教师也可以适当举一些有趣的例子,课前注重一些知识情景的引导,避免生硬讲解,避免枯燥乏味,而是要让孩子们心情舒畅地学习。
2、注重讲课方式的选择,加强课堂互动交流
    教师在语文课程的讲解时,一定要注重讲课的方式,要根据小学生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进行授课。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营造活跃的、开放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不让孩子们在还未学习时就先入为主的感到排斥。如今很多语文教师结合快乐教学理念提出了很多新颖有趣的讲课方式。比如一些教师在讲授较为难懂的知识时,会提前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最后通过视频或动画的方式像孩子们呈现出来,这一方法充分掌握了快乐教育理念的精髓,抓住了小学生喜爱视觉上的知识吸收等特点,让原本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学。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将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和儿歌,十分押韵,让孩子们能够轻轻松松就背诵下来,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也让小学的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除此之外,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布置一些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或者亲自观察的作业,在下一次上课时把作品带到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做到了语文课堂的延伸,还能增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是学生正式进入正规模式学习的第一个地方,这里对小学生性格的塑造和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差异,那是最天然的不加修饰的纯真,这份纯真和这份差异需要每一位小学老师去精心呵护。小学语文课堂不仅会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提升对世界的认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因材施教,熟悉每一位同学的差异,尊重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征,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快乐教学理念的初衷便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只有首先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守护住这份快乐。
4、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应该走入学生中去,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耐心、热情和亲和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对老师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对没能掌握的知识不敢向老师请教,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很多孩子的教育被影响,为了避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这种不必要的障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亲和力,维持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让孩子们消除对老师严肃严厉的刻板印象。教师应该与孩子们成为朋友,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缓解他们失败时的痛苦,在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永远做孩子们坚强的后盾。
四、总结
    快乐教学理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然而任何一种理念的作用都不应止于对理念本身的探索,而是应该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让其发挥作用。快乐教学理念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理念,需要得到小学教师的应用与认可。
参考文献:
[1]吴会珍.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2017(07):16.
[2]孟祥军.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2017(28):98.
[3]王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快乐教育理念[J].中华少年,2017(09):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