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妹
广西省桂林市龙胜县三门镇三门小学 541703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以及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小学语文可以教给学生认识生活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语文是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拥有厚实的语文基础,才能逐渐培养出优秀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当然,学生拥有出色的理解能力后,会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真实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在教学中语文学困生总是会存在,教师应当发现原因并及时改善这种情况,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
引言: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家长都在强调语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好好学习语文,但是现实情况是每个班级总会出现语文学困生,这些语文学困生往往在上课时不积极、不主动,对语文学习表现不出任何的兴趣,甚至会在课堂上大打大闹,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切实关注学生,找到使学生变成学困生的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转化,让学生重新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语文的拥护者,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1.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对学困生的重视程度不足
纵观现状,尽管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与完善,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了深刻的认知,并且切实作出了行动,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根深蒂固以及一些学校考试制度等原因的影响,还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依然不注重培养班级内的学困生,而往往只是关注班级内的佼佼者,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学困生一直存在的问题,教师思想观念落后,不看好学困生,甚至嘲笑、讽刺学困生,一方面这样会沉重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习对学习的厌恶,另一方面也会让学困生更加自卑,对语文更加无感,甚至对学习出现反感情绪,因此,教师的不正当行为很大程度上导致学困生的产生。
2.家长的家庭教育偏失,扭曲学生学习观念
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很多观念都有着根本的影响。尽管当今社会很多家长都在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时刻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但是一方面家长的督促方式不当,带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很容易会让学生精神上产生崩溃,虽然表面上对学习很用功,但是心神慌乱,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最后渐渐成为学困生,另一个方面,家长带给学生错误的引导观念,很多家长都在教导学生好好学习,长大赚钱,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认为学习最后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学生很容易会在学习中为了分数而学习,这就让学生掉进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并且仅仅学习考试中的知识是十分狭隘的,学生只会了解到一些皮毛,甚至对知识还不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家长甚至教导学生说学习没有什么用,并以己为例讲述自己多么成功,并且自己的成功不是靠学习获得的,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样是导致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3.学生自身意识松懈,缺乏上进心
当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指引都是正确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学习,不断鞭策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还是会出现少数的学生无心学习,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出现了问题,小学生自身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影响,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课下作业也是拖拖拉拉,学生也不会听取家长、教师的建议与指导,甚至会出现反抗情绪,久而久之,这种不好的行为成了一种习惯,从而最终也渐渐成为学困生。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教师应关注学困生,耐心培养与指导
教师在课堂中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比如说教师的一句鼓励往往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励学习,让学生更加有干劲,而教师一句批评甚至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很大的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讨厌学习,对学习的任何事情都展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增强自身作为教师的责任意识,把应该培养的对象放在全体学生身上,在课堂中留意观察学困生的行为表现,积极了解学困生,与学困生交流,鼓励与引导学困生,让学困生找回学习的自信,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2.家长多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家长的鼓励永远是学生心中的一股暖流,家长对学生正确的指引也会促进学生一改前状,从此奋发学习。在学校以外,家长是陪伴学生最久的,那么家长也是影响学困生转化的重要一环,家长应当认清学习的本质以及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去更好地熏陶学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进而还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动学困生的转化,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
3.创新改进课堂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对外在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点,并通过多种渠道比如说多媒体等形式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营造班级内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语文,一方面,若教师及早注意到培养全体学生的重要性,那么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兴趣可以有效避免语文学困生的出现,另一方面,若班级内已经存在语文学困生,那么教师同样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带领学困生参与到听讲中,逐步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有效转化学困生。
综上所述,导致学困生的出现有很多原因,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抵制学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教师、家长应当积极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改变这种情形,在转化学困生的道路上,需要教师、家长的长期努力以及学生自身的长期坚持,应当让学困生找到学习的信心,找到学习的意义,切实提高语文综合水平,让学困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变红.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J].学周刊,2019(6):110-111.
[2]周红艳.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145.
[3]张洁.学科教学知识视角下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