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陈娴
[导读]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并普及使用,学校在课堂教育方面,衍生出诸多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方式,
        陈娴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 417000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并普及使用,学校在课堂教育方面,衍生出诸多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这些教育方式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课堂生活。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应用与探索
        引言:
        微课,顾名思义,它最主要的就是“微”。并不是说要一节课要有多短,而是需要在短暂的一课时中,以最大的信息密度向学生传授课程目标中所要求或者是教师拓展的相关的知识。本文针对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微课相较传统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在45分钟之内对课文进行系统性教学,在对每一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多用的是“陈述式”教学方式,以不断地进行信息传导为目的,希望学生能够不断地接受自己所传输的信息。但是,这之中也存在很多弊端,因为知识密度大,信息量太大,学生有时会吸收不过来,为了不耽误听课进度,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听下去。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为语文蒙上一种枯燥的色彩。微课创新了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微课的呈现模式
        微课呈现的模式多种多样。首先,微课可以进行在线直播,就是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引导学生进入,然后通过剖析课文中的知识点,将每一个知识点设置成一节微课,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述,时间不用太长,旨在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即可。
        还有一种形式是,教师提前将微课进行录制。这也是时下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微课授课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先将所有的课文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哪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哪些是拓展迁移,哪些是课后练习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分模块进行微课录制。
        通常一节微课在10分钟左右即可。时间不要过长,太长的话,会使学生感到疲倦;也不能过短,太短的话,便丧失了传授知识点的意义。可能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一节课就讲完了,这样反而达不到一开始设置微课的意义。
        三、微课在语文中的应用
        将微课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在不同类型的课文中有不同的用法,下文将以三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一)鸿门宴
        《鸿门宴》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这部分内容比较难,因为其中有着大量的文学常识,实词虚词等的用法,就这一篇文章来说,里面涉及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异义词语,还有名词作状语句子成分省略,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在这篇文言文中,故事情节非常精彩,但因为有了这些理论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很可能会存在难度,对此就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先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用微课展示给学生,这样也方便他们预习和复习,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讲解课文。且图文并茂更能加深学生对情节的了解,比如将鸿门宴中的说话艺术制作成微课视频,以樊哙为例进行说明,引导学生观看,了解故事情节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一种思考。在微课结束的时候,还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例如,分析人物的形象、不同的人物之间的联系等等,以此提升学生揣摩文言文语言的能力。
        (二)中国建筑的特征
        在高一语文下册中,需要学生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用言语向学生们描述中国建筑的特点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们进行一定的展示。但是,利用微课的形式,将中国不同地域较有特色的建筑,以一个又一个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对比,进而明白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种授课方式不仅增加了求知乐趣,而且在展现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时候能够更为形象、更有说服力地引导学生去了解。视频中在展现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国外有特色的建筑,以此来凸显中国建筑的特色。
        (三)写人要凸显个性
        语文不仅仅是需要学生掌握课文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和“写”就占据了比较重要的部分。
        高一语文下册中,需要学生掌握表达与交流这一技能,其中有一个模块是《写人要凸显个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讲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学生试图去幻想不同人物所可能会呈现的样子,或者仅仅只是通过教科书中呈现的少数的人物特征,来让学生们了解、思考、描述人物个性,但其实,这些所能够进行的人物个性思考都只是浅尝辄止。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运用影视剧中大量对人物有刻画与描写的小片段,来让学生进行观看并探讨。在微课结束后,根据微课上对人物个性的观察写“读后感”。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相信每一个人,对个性的了解都有不同的感悟。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读后感,在之后的课堂练习中进行朗读,同时对微课教学也起到强化作用。
        四、结束语
        微课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授课模式,但是目前人以课堂教学为主,微课只是起到了一种补充、辅助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也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艳. 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信息周刊, 2019, 000(036):P.1-1.
        [2]张思华.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 000(00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