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姚爱国
[导读]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现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
        姚爱国
        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双路小学   湖北省安陆市   432626
        【摘要】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现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
        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即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复习课,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再学习、再归纳和再整理,从而达到恢复和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深化掌握数学技能的一种知识消化的课型。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应该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本阶段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再学习,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达到深入理解、学以致用,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取得、数学逻辑的形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我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上好复习课显得既重要又困难。下面我结合本人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试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整理,即对过去所学的分散、零碎的知识要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使之纵成线、横成片,从而使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所以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回忆的知识要点,从”点---线---片”上整理。如复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知识内容,横向整理: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使之成片;纵向整理:比——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使之成线。这样复习整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课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知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情境要对所有知识有所兼顾,是一个综合性的情境,它的背后应蕴藏着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情境的解决要促使学生从所学知识中挑选出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去应用,达到“一题领一串”的目的。这样的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平日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也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年月日》复习课中,教师展示完学生的整理作品后,出现了一座“数学王国”,打开大门,蹦跳出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排成一列:100、4、31、29、90、182、365……只有说出这些数字的含义,才能进入王国继续学习。课上,学生们能够异口同声地说出好几个数字的含义,如:一世纪是100年;大月有31天;平年上半年有90天……可见通过一节课的复习巩固,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本单元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几个数字,学生分别想到了不同的含义,如:4月是小月,有30天;一年有4个季度;一年有4个小月。

可见学生对单元知识点能够综合运用,在完成练习的同时也再一次加深了认识。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复习课也要强调趣味性。复习内容和形式不宜原样重复照搬,而应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构建体系中再现出来,这对具有“喜新厌旧”特性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奇效。如果采用老套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学生就会倍感枯燥乏味、产生自满和厌学心理。因此,要找准复习机,合理分配好复习时间和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的复习策策。在设计复习练习题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应选用富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精讲精练,杜绝偏题怪招。让习题”变脸",防止老调重弹,让训练点源于教材而又有别于课本,并有意识地让部分学生“碰碰壁”,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能对症下药。
        三、精心设计有效的练习。1、分层练习、逐步提高。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成员的合作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还可以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2、重视一题多变的练习方法。一题多变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这样复习有两个好处: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二是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比较,防止知识负迁移。通过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的变通能力。3、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综合复习题。通过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综合复习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所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合理有交地将它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因此,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必须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
四、采用合作学习,提高复习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到课堂中 ,它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以往的复习课是教师帮学生归纳、整理,虽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系统化,但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发展的方面收到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复习课中,采取上述的合作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拔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梳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让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复习效果。
        《课标》中指出: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该尽量让学生多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是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所以老师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我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学生们只有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才能显露出他们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问题,才能引发辨析,才能真正完善知识的网络。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吸引学生参加到复习中来。同时,复习中还要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性赏识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并激起更为强烈的参与欲望。数学复习课是一片需开垦的地带,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充满活力,越来越有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