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月
杭州文汇学校 310018
摘要:聋校教育体现着我国教学策略的全面化和公平化的一面,跟随普教课改脚步,聋校一样需要提供多元教学策略为聋生提供高效有趣的课堂。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聋生学习特点,针对聋校高中数学教学存在教法单一、学法死板、态度消极等问题,提出优化多元教学策略,采取因材施教差异教学、互动共生多元对话、信息技术视觉媒介等策略提高效率,打造聋校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聋校数学课堂;多元教学策略;优化
针对现行聋校教育情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仍是需要提高的重中之重,聋校教育更要重视对聋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效的数学课堂可以培养聋生观察能力和逻辑能力,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学科。《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6 年版)》:“聋校教师教学应以聋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要针对聋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为聋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聋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在聋校数学教学中,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开展高效课堂,能够促进的聋生的全面发展,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一、聋校高中数学课堂开展现状及局限性
我国聋校高中数学教育开展至今,有其一定的基础和发展历程,在课前、课堂、课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和要求。依照不断更新发展的教学政策方针进行调整,打造适合特殊聋生的特殊学习方式,但由于信息的滞后性和课程改革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还有许多提高效率的方法等待探索。
1.数学教学课堂开展现状
聋校教学改革由于诸多原因,起步晚、力度小,相比普通高中综合素质教育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有些学校资源不匹配,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现行聋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大多使用文字演示、图像说明等方法进行概念的讲解和例题的说明,或以实物做示范,带领聋生对一些设计问题进行动手分析。文字和图像具有传播性和可读性,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多感官,以此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提升课堂效率。但老师相对单一的教法难以帮助聋生深度理解数学,由于数学课堂是极具逻辑性和理解性的课堂,需要同学们在理解概念公式的基础上对图形、算式做出解答。因此,高中数学课堂尽管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和能力的综合性,创新变革特殊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高中数学教学的局限性
如今聋校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们学会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但“无效、低效”教学行为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在特教领域得不到有效保证。[1]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仅有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概念,缺少有趣的情境创设,或情境创设过多,导致课堂内容冗杂找不到重点知识等情况时常存在。
在聋校高中数学课堂中,同样存在问题表达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和课后布置不全面等情况发生。过多的课前铺垫不仅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对聋生的耐性也是一种消耗,大段的背景铺设或对话引入后,课堂最宝贵的开始阶段,数学课的主要内容却始终还没有介入。数学课的课前引力部分旨在引导聋生观察、理解并分析情境图、对话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概念,并非语文课中的提纲挈领看图说话。以上种种现象基于老师理念落后、教学手段更新不足,导致聋生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学习质量低,制约了聋生成长。
二、聋校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多元教学策略优化
在聋校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聋生特点,针对他们的学习差异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策略优化,使数学课堂教授知识高效化专业化,同时富有乐趣。
1.优化差异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提高效率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不同的聋生理解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同,其教学的开展也不同。教师要注意区分差异,理解差异,在课前准备充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在数学课堂开始前,教师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储备,时刻掌握聋生的学习进度,对已学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对新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教师要时刻牢记聋校聋生的差异性,在课前准备中要关注聋生学习的特性,调整课程的节奏和进度,提前预测聋生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加以详细的课程准备。
例如,在解析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聋生的对图形的理解程度,制定图形讲解、概念讲解、例题讲解三个阶段,分部分由表及里进行讲解,使学习过程系统化,满足不同学段的聋生的学习要求。
2.优化多元对话策略,互动共生提高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聋生的互动交流,同普教一样,良好的课堂互动是教学有效进行的基本,是提升聋生学习注意力的良好保证。聋校课程改革要深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对课程内容的互动和对话,教师要依照课堂内容和知识方法对聋生进行提问,组织聋生进行交流,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促进聋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2]在聋校数学课堂的提问互动环节中,教师要提出指向性明确的问题,注重课堂内容的重要性和提问的节奏,给聋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并鼓励聋生积极回答问题。
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常组织聋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鼓励聋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彼此促进,彼此成长。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概念、图片等启迪,按照聋生的差异性进行均衡分组,使每一位聋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鼓励聋生在课堂教学和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互助,交流分享、集体演示等方法,在互动共生中不断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优化视觉媒介策略,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练运用教学资源,用多样化的电化设备开展教学,充分利用视觉媒介,将教学内容用生动形象、具体多样的多媒体效果展示给聋生,例如动态图片讲解、视频演示等多种方案,能够促进聋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发展思维的宽度、高度和灵活度。广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从普通高中改革吸取经验,积极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不忘参加相应培训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现代教学技术的新用法,构建富有趣味且知识强的课堂,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促进聋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要提高聋校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需要教师充分尊重聋生学习的差异性,分析课堂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优化差异教学、多元互动、视觉媒介等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在课堂内外与聋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选择相应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理解聋生、理解数学、理解聋生的数学学习,进而提高聋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丹林.聋校数学课堂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15, 35(010):34-37.
[2]董继红.聋校数学课堂差异化教学实施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8,000(01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