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潘惠敏
[导读] 初中数学学习是为日后理科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
        潘惠敏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中学  362600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是为日后理科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的全面素质教育改革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推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应形成独立的数学逻辑思维模式,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进行独立的分析。注重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即完成了原本的学习目标,又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本文以初中数学教育方法为研究对象,对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本文对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及其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数学思维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在学生的教育历程中至关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其他理科课程的学习基础,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学科。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涉及许多深奥的学术知识,但这些学术知识都是以数学为基础延伸出的学科[1]。拥有数学思维的学生能够在自主完成数学的学习内容同时保证学习的效率。这会大大加快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进度,能够激发良性的竞争机制,且好的数学思维在任何年级和学习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成为社会所需的数学或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性人才[2]。
        一、鼓励实际操作
        传统教学模式中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长期作为知识的接纳者,在课堂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尽量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来获得学习成果,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图形的几何特征。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提供相关模具,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引导,并对完成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能够在完成立体几何教学内容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而且能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保证后续课程的接受程度。
        二、引入开放题目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开放型题目也逐渐出现在课堂和考试中,教育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模式,而逐渐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学校还是采用传统方式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开放性题目的做法是错误的。当遇到与小组协作有关的题目时,还会涉及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考察。

这也正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随之改变。
        三、思考与回顾
        我国的初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对学生高强度的灌输知识,课堂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停改地向学生进行单方面的讲课,甚至有的学校会在一学期内超额完成两学期的教学计划,这会很大程度的打消学生学习热情,让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提升学习成绩,也会间接的影响老师的工作热情。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学生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回顾。比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在例题中自己归纳总结不同数列的规律。如果是直接由老师给出答案,学生就只会对规律死记硬背,而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过程。增加学生在学习时候的思考空间,也可以改变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能够主动地去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难题。
        四、独立与探索
        初中是学生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青春期的学生们有着敏感和好奇等特质,作为教育者,应该针对这样的特质去引导学生走向好的方向,而不是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只培养单一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给不同基础的学生分配任务,并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提供适度的指导。也可以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不再对解题方法设置限制,而是鼓励学生发现多种解决数学题目的途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打开思维。比如在进行《初等函数》的学习时,对因式进行分解的过程常常有着多种思考方向,最后化简的结果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很多教师在课堂中都会将解题的思考方向固定,虽然能够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做出结果,但如果遇到开放型题目的时候,会让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无从下手,这正说明,当学生具备独立数学的思维时能够更快的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本文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对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在原本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数学思维的构建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能够对数学成绩的提升起到更明显的作用。在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逐渐树立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能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避免由于单纯记忆学习的方而造成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的初中数学培养策略对于初中全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冬蕙.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之我见[J].考试周刊,2020,(76):58-59.
[2]刘钟灵.初中数学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具体路径[J].新课程,2020,(37):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