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秦韶霞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高中化学老师的化学实验授课要一改落后的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
        秦韶霞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校  0466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高中化学老师的化学实验授课要一改落后的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要以所教的教学的内容为核心,确定教学手段,选用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本文基于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改进策略研究
引言
        高中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非常紧密,教师的授课也要理论联系实践。化学实验课教学与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的区别在于,它除了有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
一、限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因素
        (一)缺少实验教学设备,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需要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药品等。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由于设备缺少,经费不足,不注重仪器设备的更新,导致教学无法跟随化学教材变化更新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无法保证人手一台仪器,因此,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较低,无法在化学实验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二)教学方式缺少多样性,高中化学实验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缺少多样性,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无法对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缺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多样性的缺少也影响实验成绩考核。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较少,多名学生通过一台设备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的实验数据相同,无法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再加上现代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较低,不利于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
二、增加学生实验机会,强化学生实验技能
        化学课上的实验大多数都由教师作为实验操作的主体,教师在实验台上演示,学生在座位上观察教师的操作,学生在教师进行操作的时候虽然能够了解实验的步骤、过程和结果,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明确这个实验所反映的原理。但学生毕竟是在台下观看教师做实验,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对这个实验的印象不能非常深刻。如果老师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操作化学实验,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对于化学的原理也就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虽然学生操作一台实验的机会不多,不可能将实验做得尽善尽美,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影响实验的规范性,但这样的实验看似失败,但它更是学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经历中体验到规范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的重要性,也会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这样亲自动手实践的印象,要比学生作为一个看客单纯在座位上观摩教师演示实验更加深刻,经过多次实践操作之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越来越强。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原理的更深化理解。


三、适当增加探索式实验,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般来讲,高中的化学实验主要包含两种形式:验证式实验和探索式实验。验证式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此实验结论实施验证的实验过程;而探索式的实验,是对未知实验结论进行深入的探索,期望通过实验得到相关的结论。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恰当的运用实验方式,在验证式的实验中,学生要求严格依照教师的实验演示或者指导开展实际实验操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引领的位置,而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位置。在探索式实验中,主要侧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可以自主的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索,这种实验方式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探索式的实验方式是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采用的实验方式。比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盐溶液,要求学生想办法加以区分。教师鼓励学生依据课本知识学习和理解,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
四、通过实验教学,深化化学知识
        老师在准备授课教案的时候,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寻找课本上相对详细的知识体系,在此期间,也把一些对学生有利的化学基础以及实验知识加以补充和完善。尤其是针对一些不明显的,对那些实验结果不好的实验要加以改进,寻找一些学生相对容易理解的方法。老师还能借此机会加以指导,把与之关联的知识补充给他们。同时,老师还能把课本上详细的实验对它们加以改进,变成探索性的实验,把这些知识经过做实验来教给他们。在传授化学知识阶段时,要把实验贯穿于整个课堂,经过一些与之有关的实验,以达到让学生学会并理解知识的目的。
五、加强对学生的引领,积极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增强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化学电源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国际上电源的发展水平,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未来的电源发展趋势,并说出相关的想象依据。教师为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为学生指引想象的方向,鼓励学生大胆畅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实验教学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具备问题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中化学课堂实验的开展受多种因素的限制,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兴趣不足,只有不断完善课堂实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04):50.
[2]杜小峰.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3-66.
[3]李耀军.刍议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C].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LanzhouNo.1SeniorHighSchool).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四季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LanzhouNo.1SeniorHighSchool):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