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孙桂蓉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孙桂蓉
        平昌县实验小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深度学习的理念对于优化教学手段具有很有效的应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深度学习理念具有相应的认识和使用,并且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很积极的影响。但是,仍存在对于深度学习没有更为实质性认识的问题,导致其具有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对于深度学习具有更为深刻的思考,利用其不断优化改良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活动高效地进行。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引言
        从小学数学课程目前的实际情况,深度学习对于其高效开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小学生具有的特点,将深度学习的理念以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呈现出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减轻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负担,同时也缓解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刻板印象。因此,深度学习应该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开展充分利用的,更是小学数学活动持续性高效开展的助力。因此,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思考,通过教学手段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与传统用的习题具有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其更加注重针对学生思维上的开发,不仅有效增强当前学习内容的夯实程度,同时对于学生以后开展深入的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而想要思维导图应用在适合的时候,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作用,教师就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第一,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引入思维导图。围绕该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知识点和公式的整理,以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迅速地掌握这节课内容的重点。例如,教师在开展“运算法则”教学时,可以将运算的规则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于基本的思维导图具有相应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基础的思维导图上增添细节,因为很多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都不一样,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第二,教师在进行数学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传统教学形式下,教师往往利用习题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但是习题温习的方式起到的作用时间很短,并且学生对于这种刷题式复习具有很强的抗拒感。而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主要由于思维导图上清晰地标注了核心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对于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良好的回想,同时在之后的时间,学生也能够对这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的回顾,思维导图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对于习题的厌恶感,同时也提升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
2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来看,网络技术是我们需要良好应用于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元素。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展开随时随地的沟通,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教师在建设交流平台时,也要将家长纳入其中,教师在上面积极地询问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困惑,与家长针对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些良好的平台实现共同进步,互相借鉴。教师对于学生所讨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促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具有更为深刻的见解。课堂留给教师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教师想要延伸的内容都无法得到充分的阐述,同时很多核心内容的细节问题也没有进行良好说明,相应地就会有学生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困惑感。但是网络平台的良好使用,就很好地把时间限制这个问题充分地解决。
3开展有效的情境创设
        教师想要带领小学生进入深入的数学探究学习,就需要为其创设一个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情境,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严格按照教材的形式进行。通过与数学知识相符的数学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数学学习活动,进而对相应的知识内容展开高效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开展“钟表”教学活动时,教师为了促使学生对于钟表具有进一步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根据家中的钟表,制作一个钟表手工品带到课堂上。通过这样趣味性的手工游戏,促使枯燥呆板的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学生也可以以愉悦的心情去参与相关的数学学习。而教师在教授“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店员,家长以及跟随家长购物的孩子。在这个情境中,店员为家长推销几款衣服,家长从中选取一样,最后付钱的时候需要对钱数进行相应的计算。从而促使学生实现更为趣味性的学习。
4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反思总结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升华,其良好效果也可以充分体现在逐步提升的小学数学中。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的反思来源于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表现以及自己对于教学计划的反思。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一般可以从学生在课上的状态,以及实现的教学效果得知。通过学生的反应,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规划进行相应的改进。而教师也可以直接去询问学生对于课堂开展的实际感官,通过与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交流,从而对教学活动具有更客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也要具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积极的表态,而对于学习情况下降的学生,教师要对原因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推动学生实现持续不断的进步。
结语
        从小学数学课程的了解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深度的教学,让小学生对于数学课的抗拒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同时也为其之后更为持续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从深度教学意识的带入,让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更有效地开展。因此,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更新过程中,应该不断深化深度学习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小学数学能够切实满足新课程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宦丽娟.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 名师在线. 2019(31)
[2] 陈建洪.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03)
[3] 郭剑峰,史息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22)
[4] 王宗梅.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  华夏教师. 2018(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