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杨斌
[导读]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数学计算教学的优化策略
        杨斌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数学计算教学的优化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明白数学计算的道理,文章简单讨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以期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1.创设有效情景,做好教学铺垫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在学习逻辑性很强的数学计算的时候往往存在理解困难,从而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针对具体的数学计算教学需要教师理解并正视学生的学习困难,积极转变思想应用灵活的情境创设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陌生感,逐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地跟着教师学习计算法则和定理,并通过运用计算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为了能够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在课堂准备阶段我让学生带来了不同大小的长方体包装盒,先让学生单独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然后将自己所准备的长方体盒子的面积计算出来。之后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对面面积相等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分析总结出了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内容。学生通过自行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进行推导的过程能够更加深刻的记住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在应用题计算中解题效率和准确率也更高了,通过自己动手探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
2.强调算理教学,做好算法指导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指导,学生虽然能够运用基础的计算法则,但是并不真正理解计算过程和道理,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情景,强调对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学会灵活的运用计算方法和算理,并且为后续数学知识的推倒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解题速度较慢还会出现大量计算错误,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
        比如在学习多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内容时对学生竖式计算的能力和熟练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算理的理解水平,在竖式计算的教学环节可以适当增加课时,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竖式计算的步骤。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需要传授一些竖式计算的技巧,让学生理解前两位不够整除需要看第三位的算理,以及计算中商的位置规则,这些教学内容都会为学生日后复杂计算的解题打下基础。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定量的课后练习提升竖式计算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3.加强基础训练,不追求繁难题目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计算题目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即使是教材中含有的一些复杂题目基本也可以通过基础的法则和算法变形解决。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通病就是会习惯性的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难题和复杂题目想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如果学生的计算基础不牢固,通过这些高难度的题目不仅无法提升准确率,还会对学生的计算信心造成打击,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基本计算训练,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计算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为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计算基础。
        比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相关内容时,学生的计算基础能力如果不扎实很容易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进行巩固,授课时可以循序渐进,先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题,提升学生计算的熟练度,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在计算多位数乘两位数和多位数乘多位数时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除此之外,也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提醒学生不要漏乘错乘,计算时更加细致避免马虎出错。
4.鼓励不同算法,培养个性化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小学阶段数学解题的灵活性不断提升。不同的学生面对同样的计算题会产生不同的计算思路和算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过分强调解题最优算法。但是相同的题目采用不同的算法会存在效率的差别,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计算个性,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比对和探索算法最优化的原理,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掌握不同算法,并学习如何选择最优算法,从而养成求知探索的解题习惯。
5.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需要教师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善于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计算技巧,切实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贾采林.渗透德育教育助力小学低年级高效数学课堂——以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部分教学实践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127.
[2]李代明.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教改新视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