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姜士祥
[导读]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跟生活结合起来。
        姜士祥
        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第一小学,山东 滨州 256809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跟生活结合起来。而数学对于今后的初升高和高考都是重点科目,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上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学习基础,是对于以后数学学习的保障。在教授学生数学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内容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学会数学知识,实践,是掌握问题解决办法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前言:
数学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学习数学思维的大好时机。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间,让学生多去接触数学理念知识,通过在生活中的实践掌握数学的真知。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加快数学知识的掌握,最终提高数学成绩,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二、生活实际内容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寻找更适合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方法对于学习的成果来说很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实际的生活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用生活实际内容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的内容较为复杂,内容抽象,多需要去进行理解学习,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健全,所以为了今后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数学科目学习的难易程度较高,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提前准备好一些合理的生活实际内容,在课上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模式化的教学手段,以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阻碍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路,要多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实际运用中,要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知识进行融合,编成一个丰富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就能够学会数学知识。对于一些数学公式的学习上,可以通过内容联系,编一些顺口溜,让学生的背诵过程更加容易一些,不会感觉到枯燥。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动画视频内容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用更好的方式记忆学习,这些都是将生活实际内容辅助数学学习的一些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张老师通过编了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加减法的算法,内容为:“计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需对其。先从个位数来加起,结果如果满了十,十位数上就进一。退位减法要谨记,先从各位来减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别忘记。如果隔位退了一,零变十来最好记”。这个顺口溜就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比直接跟学生讲解书上的内容要更好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加的高效便捷了。
        二、在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发掘应用途径
在本身数学课堂模式下,由于教学压力和要学习的内容太多,课程时间安排不够。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让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讲课的进度很快,导致知识内容都是一概而过,没有去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就进行下一章节的学习,把许多需要巩固的知识点内容学习时间都放在了课下,而且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太多的新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怎么去讲解更多的知识,却没有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但是实际上,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反而能够加快课堂内容学生的理解速度,缓解课堂压力和紧迫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设置生活情境,能够对于生活化教学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从而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正面的影响。

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去思考设置生活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用上,帮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更深层的见解。在设置生活情境的时候,也要注意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这种教学方法,生活情境教学法对于一些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更加能发挥出作用。逻辑性强的课程本身就比单纯的知识记忆更加难以理解,所以在运用的时候还是要教师注意方式方法,在设置生活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对于事物的认知,不能设置一些超出学生认知的情景,以防生活情境运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例如: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在课上,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答:“长方形”,教师继续问“长方形有几个边呢?”让学生通过数得知“四个边”,教师:“那么有两个边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呢?”,学生出现疑惑,这个时候,教师通过对于“角”的介绍让学生明白“角”是什么图形,在接下来的课程里,通过对于角的介绍可以得知角的度数有大小之分,给学生分组发放量角器,让学生去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生活用品上角的度数。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于角这种图形有更好地理解。
        三、关注数学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
学校的学习只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部分,在除学校外的家庭学习也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课余时间的学习也不是只需要家长负责就可以了,还是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小学数学相结合。课下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去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内容是否合理,对于作业的内容和布置量都要有一个准确地考量。作业布置不能全部都是习题内容,也要通过作业内容设计给学生布置一些课下将生活和学习能够结合起来的内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时刻都能关注到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加快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进度。在实际的作业布置上,要考虑到对于当天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学习,又要适当的布置一些对于明天课程的预习内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课前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加快教学进度,不会因为一些基础的问题讲解浪费课上时间,造成教学进度变慢,课堂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发生。在内容选择上,要找一些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养成通过课余时间也能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乘除法运算课程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任务,让家长对作业内容进行配合,找出家里的尺子,让爸爸和妈妈各迈一步,量出爸爸妈妈不同的步数差距,并让爸爸围着家里走一圈,计算出共走了多少步,然后假设如果爸爸每步的距离都是一样的,那么爸爸走了多少米?让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乘法计算,算出结果,然后再让妈妈沿着爸爸的路线走一圈,告诉学生走了多少步,让学生去运用除法计算妈妈一步的距离是多少。这样的家庭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升家庭生活的幸福感,也能增加完成作业时的趣味度。让父母能够通过自身的配合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数学,引导孩子去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探索,开发思考的能力。让作业内容不再无趣,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的学习内容带入生活之中。
        结语:
数学的学习对于未来生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认真的对待教学过程,做好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把小学数学生活化真正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程度,减少学习的压力。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毅力的坚持为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运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82-83.
[2]张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才智,2020(15):187.
[3]吉孝民.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科技资讯,2020,18(13):13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