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唯
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东风初级中学 550018
摘要:创新能力是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相应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方面创新能力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出的创新能力还适用于其他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创新能力,笔者对其的理解是: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敢于质疑,永远用辩证法的角度去看待知识,在质疑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有论据的实验方法去验证质疑,最终解释质疑所引发的假想,这样势必会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
教育理念在不断革新,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要被课本和知识点拘束,在质疑的基础上,大开脑洞,形成头脑风暴,提出疑问和假想,最后在根据实验去论证自己的质疑与假想,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逐步成型。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解决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学科,但因为学生常年处于生活物理现象之中,对物理现象有先入为主的认知,思维因此僵化,不能有效发散,另外,在多年的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课本即真理”的思想,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发散,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事实上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牛顿正是有创新能力,才能发现苹果落地的不同,才能探索出地心引力,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能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对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创新能发展科技,科技能强国兴邦,更好的利用物理学科去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可以说创新能力就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本身应该拥有的众多能力之一。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简单的流程可以分为四点,即:“引导质疑——假想设项——实验探究——教师反馈”。
(一)引导质疑[1]
质疑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常用怀疑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牛顿正是有出乎常人的质疑能力,才能在苹果落地的时候发现问题,最终探索出地心引力。话虽然这么说,但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可以量化的数据,难以预测,再进一步,就算有了质疑,还要做到有效的质疑才行,要贴合物理知识点,因此,质疑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
关于引导质疑,是一件长期的事,可以简单分为“三步走”,在前期,教师先进行示范,将物理学知识的逻辑理顺,给学生展示如何从多角度对一个物理现象进行剖析,进行有效的质疑;在中期,教师将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质疑,但设置一些限定词或提示词,让学生看到这些词自然而然产生疑惑,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有目的,有方向;在后期,培养出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后,让学生围绕一个知识点自主质疑即可。
(二)假想设项
根据对某一知识点的大胆质疑,学生随即展开假想,对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这一知识点,巧妙运用反向思维,将大量的质疑假想记录在纸上,然后去除无效的、混乱的选项,留下最有效的几个选项,即是探究的方向。
(三)实验探究[2]
如果没有探究,学生的质疑假想就只会是“臆测”,而有了探究,才能让质疑假想变成真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最后的办法就是实验探究,根据学生质疑假想的选项,设计实验去论证,一般而言提倡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自主完成,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最终和质疑假想所设的选项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不过鉴于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实验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还是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用侧面启发式的教学,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点或实验的认知更加清晰。对于比较困难的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可以采用分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多人协同完成即减轻了实验的难度,同时学生和同龄人交流探索时兴趣更足,积极性更好。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给学生创造良好安全的实验环境。在实验探究中记录假想设想所需要的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明显偏出预期,属于操作失误的数据予以去除,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例,和质疑假想的选项一一对比,最终得出结论。
(四)教师反馈与评价
教师的反馈与评价至关重要,是一次教学的最后环节,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评价,遵循实事求是和相对公平的原则,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肯定和鼓励,并给予更高的要求,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一系列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争取下次改正,对于态度较差,不积极参与的学生,则要给予批评,促使学生融入。
三、结束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抛开课本和生活经验对思维的束缚,对知识点大胆质疑,勇于假想,再使用实验去探索,去论证质疑和假想,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了解到了一个知识点,学生的理解必然更加深刻,教学质量才能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丽.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新区,2018(06):136.
[2]王敬辉.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6:107.